
《英国田园诗歌发展史》审读报告
一 书稿基本内容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英国田园诗歌发展的翔实的论著,并已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支持。有学者评价道这部书对英国田园诗歌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梳理并作深度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因而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同时,欧洲田园诗歌将乡村和原野认同为人类生境的本质象征,并从正(牧歌、农事诗等) 反(反田园诗等) 两面着力倡导人与自然的诗意和谐,这也与当今国内生态型社会、和谐社会、新农村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时代主题紧密呼应。让国人通过英国田园诗歌发展的脉络了解西方社会乡村文化传统的守护和沿革,发挥他山之石的功效,也是此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这部书稿大致有四个特点。一是较好地处理了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之间的关系。全书虽然仍以时代顺序为主线进行编写,但并不拘泥于此。书中不少地方将不同时代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诗歌相互联系起来,展开跨时代的对比研究,以揭示田园诗歌的传承关系。而在对同一历史时期的田园诗歌进行研究时,作者则摆脱了时间顺序的束缚,更侧重对诗歌主题或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共时性研究。二是采用了以文本为核心的研究思路。作者强化对诗歌文本的推介,淡化对诗人生平、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纯史实性陈述。全书给人的印象不仅是述少论多,甚或以论代述,而且阐述深入浅出,脉络清晰,并不失诗史的完整感。三是突破了西方传统田园诗歌的范畴,拓展了英国(乃至欧洲) 田园诗歌的理论疆界,进而延伸了田园诗歌的历史。第四,本书不但是一部田园诗歌发展史,某种意义上还可以看作是英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发展史。书中有大量关于欧洲和英国乡村文化风尚的描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田园诗歌的形式得以保护和传承。
二 初审中发现的问题
1. 中英文脚注格式有些未按本社编辑加工体例排版,编辑在加工时已做修改。英文字母缩写后为下圆点,国外人名姓中文译名之间应为中圆点,编辑已修改。引文与正文中翻译的人名用字不统一。文献未标明作者国籍的编辑已逐一添加。
2. 脚注中表标明引文所引的原作有的是错误的,并且信息不全,编辑已进行修改增补,请作者再逐一进行核对。文中提及的著作与其脚注标注的名称不符,同一人名、书名、文章名在不同页码的内容里用字和名称不统一,请审核。
3. 正文中有漏掉个别词句使句子缺少完整性的情况,个别引文有录入错误或缺少内容的情况,因难以查到原书,需要作者进一步核对、增补。
4. 正文中引用的书名,对照的英文统一改为斜体。文中注释、脚注、例句因受专业范围限制,加之时间仓促,没有逐一进行审核,恳请作者在修改过程中把脚注、注释、引文等再逐一做核实。专业术语也请作者审核是否使用正确。
在初审的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已用红笔对书稿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存疑之处也以问号标出,重大问题所在书页已折角,恳请作者用蓝笔确定。不需要修改之处请用蓝笔划掉即可。
当否,提请复审。
夏侠
2016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