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风:《健民短语》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4章 历史和艺术

2013.11.25

读张鸣的《历史的底稿》,读到其中一段晚清军队“不瞄准就乱放枪”的史实,不禁惊骇。晚清年间的洋枪队,从买来第一杆洋枪到一板一眼地练习瞄准射击,竟然延宕了60年。从庚子年攻打使馆区,到甲午年中日对阵,再到驱逐张勋的辫子军,都是“天空中弹飞如雨,阵前弹孔全无”。士兵们样子摆足,争先恐后地放枪,子弹打完了,便撒腿就跑。于是,历史书留下了“每战必败”的耻辱。一位在场的美国记者曾戏言:建议中国军队恢复使用弓箭,朝天射击可以作为造势的仪仗。晚清中国军队的笑话,按时间顺序演绎了60年,中国军队也根本不可能去恢复使用弓箭,因为历史是不可能颠倒的。然而艺术却可以倒过来“做”。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影片《记忆碎片》,开头的一段镜头,一张立拍的照片随着手的甩动,变得越来越模糊:人先死了才拔出枪。一组倒放的镜头,以及接下来按照通常时间顺序相反的方向进行的情节,把人们带进了一种记忆追溯之旅。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还原出来的应该是真相。艺术则可以做逆向的叙述,从而帮助我们随着碎片记忆,去寻找我们需要寻找的过去,或许是生活,或许是生命,或许是更多未知的东西。这种情形正如博尔赫斯在《循环的夜》里说的:“我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在第二次循环中回来,就像循环小数那样重复;可我知道一个毕达哥拉斯的黑暗轮回,一夜一夜地把我们留在世界的一个什么地方。”因此,历史和艺术,一个是镜子之外的真实,一个是镜子之内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