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识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的崛起

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一般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章”。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式。它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文学对中国文学做出的最为宝贵的贡献。

一 章回体小说的产生

章回体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讲史又是说话艺术中一种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中国古代的说话艺术起源很早,先秦时期便有专门讲故事的人,到了唐宋时期,“说话”成为一种受众广泛的说唱艺术流行于民间。宋代的说话艺术形成了数家,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家:小说、讲史、说经和说合生。小说一般是单篇段子,演说内容包括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杆棒、神仙等;讲史一般要讲若干次,主要演说前代书史文传中的战争兴废之事;说经是演说宗教传说和佛、道教的经典故事;说合生,也称说铁骑儿,类似于今天的滑稽表演。说话艺人说唱表演时所使用的底本称为话本,宋代的话本可分为话本、平话和诗话,分别对应小说、讲史和说经。章回体小说就是在讲史话本(平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讲史话本一般不分卷,到了宋元时期,随着说话艺术的成熟,讲史话本已经开始分卷,并且有了回目,这是后世小说分章回的开始。不足之处是回目的字数往往参差不齐。到了明代,目录文字已较为精致,今见最早的嘉靖壬午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每回标题都是单句七个字;崇祯本《金瓶梅》的回目已十分完美。

二 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及类型

章回体小说作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唯一的体式,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其一,分回。古代说话艺人在讲史的过程中,一般不会一次讲完,而要分成若干次去讲,因此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开始出现了分卷(分回)的现象。在讲史话本基础上产生的章回体小说自然也以“分回”为形式特点,每一回相当于说话艺术中的一场。每一回的结尾往往是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处停顿,而非自然停顿,这也明显保留了说话艺术的特点。

其二,有回目。古代说话艺人在讲史的过程中,每一次在开讲之前,都要用简单的语言对这次所讲的内容进行概括,这就使后来的讲史话本出现了回目,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章回体小说,也形成了“每回都有题目”的形式特点。早期章回体小说的回目为单句,后来逐渐发展为双句。

其三,语言上以白话行文,韵散结合,诗词也是小说的重要表现方式。

其四,结构上讲求脉络清晰,故事有头有尾。

其五,人物形象塑造上主要通过人物自身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基本没有孤立的评论和静态的心理描写。

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数量大,内容庞杂,分类方法也不相同。这里我们将中国古代的章回体小说分为四类,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历史演义小说往往以宏大的历史视角讲述一朝一代的兴亡之事,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隋炀帝艳史》等;英雄传奇往往以近距离的视角观照英雄人物,展现英雄豪杰不同寻常的业绩,如《水浒传》《杨家府演义》《隋史遗文》等;神魔小说将笔触由现实世界转向了超现实世界,有所寄托地展现神鬼精怪的世界,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世情小说则由历史风云、英雄业绩和神魔世界转向对常态世界的关注,展现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态和平凡人生的悲欢离合,如《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