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恶意诬陷
《第11章:恶意诬陷》
周耀眼睁睁看着林羽在自己接二连三的挑衅和打压下,不仅没有如他所愿一蹶不振,反而依旧坚定地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心中那股嫉妒和恼怒的情绪,犹如被狂风助长的熊熊烈火,愈燃愈烈,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吞噬。
在扭曲心态的驱使下,周耀彻底丧失了理智,决定使出更为阴狠歹毒的手段,誓要将林羽彻底踩在脚下,让他在这个科技圈子里永无翻身之日,再也抬不起头来。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谋划,一个恶毒的诬陷计划在他脑海中成形——精心炮制一场坐实林羽抄袭罪名的骗局。
周耀在当地科技界混迹多年,深知在这个注重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领域,抄袭无疑是最为人所不齿的行为,一旦被认定抄袭,就如同被贴上了耻辱的标签,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成就,都将瞬间名誉扫地,沦为众人唾弃的对象。
为了让这场诬陷看起来更加逼真可信,周耀不惜动用大量的金钱和人脉资源。他首先将目标瞄准了当地一些唯利是图的小媒体和网络水军群体。这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毫不犹豫地成为了周耀手中的棋子。
在周耀的指使下,这些小媒体和水军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迅速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兴风作浪。他们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散布关于林羽黑科技成果抄袭的谣言。为了增加谣言的可信度,他们精心编造了一个看似逻辑严密、细节丰富的故事。
故事声称,林羽在一次参观国外科技展览期间,利用展会管理上的漏洞,偷偷潜入了一位知名科学家尚未公开的研究区域,窃取了其核心研究成果。回国后,林羽便将这些成果进行简单包装,摇身一变,伪装成了自己的黑科技。为了让这个谎言更具说服力,他们还附上了一些经过精心伪造的照片和所谓的“证据”。这些伪造的照片模糊不清,却刻意营造出一种林羽在展会现场鬼鬼祟祟的假象;那些所谓的“证据”,则是经过电脑合成和篡改的数据文件,表面上看起来条理清晰、煞有其事,足以让那些不明真相、缺乏深入了解的人轻易上当受骗。
与此同时,周耀的小弟们也没闲着。他们如同一只只四处乱窜的老鼠,在林羽所在的学校里上蹿下跳,四处散播这个恶意谣言。无论是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是在熙熙攘攘的走廊上,亦或是在空旷开阔的操场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听到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林羽所谓的“抄袭恶行”。
他们添油加醋、夸大其词,将林羽描述成一个道德败坏、不择手段的学术骗子。在他们的恶意渲染下,原本对林羽充满钦佩和敬仰的同学们,内心开始动摇,眼神中渐渐充满了疑惑和不信任。曾经看向林羽时那充满热情和赞赏的目光,如今已被冷漠、质疑和异样的眼神所取代。同学们在私下里交头接耳,对林羽的态度也变得冷淡疏离,仿佛林羽身上携带了某种可怕的病毒,唯恐避之不及。
在当地的小科技圈子里,这个谣言如同一场迅猛的暴风雨,瞬间席卷而来,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个消息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在圈子里炸开了锅。那些原本对林羽的黑科技成果满怀期待,甚至已经开始考虑与他展开合作的人,在听闻这些谣言后,纷纷改变了主意。他们担心与一个可能存在抄袭行为的人扯上关系,会给自己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自己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对林羽避而远之,仿佛林羽是一个瘟神。
曾经热闹的科技交流场合,只要林羽出现,便会瞬间变得冷冷清清。原本主动与林羽联系、探讨合作可能性的电话和邮件,如今也戛然而止。林羽仿佛一夜之间从科技界的新星,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周耀躲在幕后,密切关注着这一切的发展。当他看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这场诬陷大戏开始如他所愿地发挥作用,看到林羽逐渐陷入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时,那张阴柔带邪气的脸上,缓缓露出了一丝阴险至极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林羽被众人无情地唾弃,彻底名誉扫地,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的场景。他在心中暗自得意地想着:“看你这次还怎么跟我斗,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敢在我面前抢风头,这就是你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