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血神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病麒麟刘琦(3)

宋忠说完规矩之后,当即有一年轻之人,奉手站出行到高台下方,冲着高台行礼,而后又环视众人奉手行礼,自报家门道:“庞家后辈庞宇,献丑,请各位高师指点。”

“鸿鹄振翅击长空,筚路虽遥志未穷。何哉?百炼千锤心愈韧,霜刀雪刃自从容。壮哉!”

庞宇乃是庞山民外侄子,自幼生活在庞家,颇有才名。此人诗词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鼓掌而鸣,确有其才。

接着有诸多年轻男女站出唱词,另有两边文士将诗词尽数卷写而出,挂在桌后屏风之上,供大家赏悦评比。只是随着庞宇的一首词过后,其他的诗词明显稍显一筹,并无惊喜之句。

不多久,又一年轻人站出,正是刘表次子——刘琮。十三岁的刘琮行礼后,声色具壮,腹词便脱口而出:“观沧海,横流帆未落,攀云崖,绝处见青松。君莫言茧缚终成蝶,也敢向深渊借长风!”

语毕,场中皆惊。

多有人起身鼓掌,宋大学士更是满面笑容,道:“公子之词,深渊与破茧,逆境中的觉醒,正有“破茧成蝶”“向死而生”之意。可判为优。”

场下多有人起身附和,蔡夫人和蔡瑁等一干人,皆是面带笑意,刘表面上也有笑容。而后目光似乎有意无意的瞥了一下刘琦。

刘琦面带笑容,他在等待。这种局面,会有人不挑他刘琦?

果然,一个素来跟刘琮走的近的蔡家子弟蔡赟,起身道:“二公子诗词大气磅礴,大公子何不也写上一手,也让我们大家见识见识大公子的才能。”

此言一出,当即多人附和。

“是啊是啊,想来长公子的才华并不下于二公子……”

何其悲哀。

刘琦面带微笑,心下却是苦涩。

便宜老爹,你看看这些人装都不装了,愣是直接站队刘琮了呀。你今天究竟是为了让我死心,还是为了给我机会?

刘琦站起身来,走到场中,四周寂静下来。

刘表平静微笑的眸光,也落在了刘琦身上,其眼神深处,带着心疼,同样的带着一丝希冀:琦儿,今儿究竟是福是祸,就看你自己了。

贵为一州之主的刘表,岂会不知道自己大儿子未来即将面对的危局?一旦次子刘琮掌权,以蔡夫人、蔡瑁等人的脾性,岂会留下刘琦?可是如果自己的儿子压根就不是那块料,自己硬去扶持他,最终只会导致荆州内部更加不稳!

所以,今日,他刘表来参加,也是和蔡家两边一起妥协的结果。

在众人的注视之中,刘琦不慌不忙,奉手向高台上的父亲和母亲行了一礼,而后转身面向在场的所有人躬身行礼,面容不卑不亢,神情淡定如水。

只是,约莫半盏茶的时间过去,刘琦仍然没有开口,不免让关心刘琦的人手掌心捏了一把汗。而关心刘琦的人,恐怕也取之可数。更多的人,可能只是同情于刘琦的遭遇的善良之人。

便在这时,人群中的蔡赟眼珠子一转,当即高声道:“长公子,莫非身体刚刚痊愈,尚未……”

未等他说完,刘琦冷哼一声,道:“匹夫放肆!跳梁小丑,州牧大人并一干高雅之士齐聚于此,尔如断脊之犬狺狺狂吠!还不退下!”

刘琦之言,让在场所有人均是一愣。

那蔡赟乃是蔡瑁族侄,可是心腹中的心腹。刘琦今日之举,明显是要打狗甩脸,指桑骂槐。那蔡赟面容白一阵,红一阵,竟是不敢答话。

借势?

伊籍心头一亮,心道:好一个借势的高招,看来长公子深藏不漏啊!

的确,今日这般场合,刘琦叱骂蔡赟一个蔡家后辈,事情不大却是侮辱极重。蔡夫人与蔡瑁皆是面容不悦,但刘表在场,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计较刘琦,否则把刘表置于何地?

只是蔡夫人绝不会让刘琦的风头压过刘琮,当即道:“琦儿,如果……”

话未说完,刘琦便高声将其打断,吟诵道:“第一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第一句,便将在场的所有人震翻在地!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何等的气魄,可谓是气吞如虎。更是将蔡夫人、蔡瑁、刘琮等一干人气的咬牙切齿!未等众人反应过来,第二首亦然再起:

第二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一首显然就是刘琦的自身写照,也隐射了大汉朝雄运不在,垂垂老矣的苦涩。他刘琦一心报国,却是行路难,行路难!即便如此,他刘琦仍然坚信,总有一天,大汉会光复往日雄风!

第三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就是直言不讳,总有一日,大汉会光复冠军侯的勇猛,打破楼兰,再次封狼居胥!

第四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五首:……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第六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第四五六首明显是在向他的父亲刘表述说着他作为儿子,有着怎么样的雄心壮志,但却时局不济。即便如此,他刘琦,也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第七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七首,则是送给他的父亲刘表,希望他能再次鼓起雄心,不要因为年龄的限制而局限于守荆州之成,而应在这大势之下,勇闯天下,做匡扶之臣!

刘琦本想再多做几首,但看这局面,亦然没必要了。同时心下默默对自己“抄来”对象进行一番祈祷道歉:曹公、诗仙,唔好意思啦,临时需要哈……

“我不信!他必定是抄袭的!”

就在众人震慑于刘琦的滚滚才气之时,对面的刘琮坐不住了,站起来指着刘琦喝道。

此言一出,场上众人皆是一愣。便是台上的蔡瑁、蔡夫人亦是如此。

场面冷静下来,刘琮也知道自己失语,却不知如何还转。

蔡赟收到蔡瑁的眼色,当即心机一动,道:“长公子小小年纪,便有这等才华,为何早先未曾作词诵诗呢?莫非真有高人指点?”

说着,蔡赟将目光投向了刘琦边上的伊籍。

伊籍微微苦涩一笑,站起身道:“伊籍自认无此诗才。当今天下,恐怕也难有人出其右了。”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伊籍乃是刘表帐下核心成员之一,深得其心。加之伊籍本人也颇有贤名,主张法治,其本身的文学水平也不差,他能说出此言,也没有夸大之说。

刘表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对着刘琦招了招手,道:“好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麒麟儿,你这是鞭策为父啊。”

麒麟儿?

琦儿?

这……

难道,今日这风向要改变了?

敏感的人已经从刘表的称呼中体会出来了区别,而后刘表环顾众人,道:“如何,琦儿的这七首诗词,能否拿下诗魁称号?”

台上司马徽、王粲等一干评委纷纷点头,他们是纯粹的文人,根本不在乎蔡瑁、蔡夫人的权势。而今天这一主张的宋忠,却是满心苦涩,本想帮着蔡夫人为二公子造势一把,不想却给长公子刘琦做了嫁衣。

即便无奈,也只得满面笑容道:“今日诗词,涌现诸多佳句。但长公子一人独作七首,且每首皆是上佳作品,可得诗魁称号。”

蔡夫人、蔡瑁面色铁青,但还是微笑着点头。

刘表满面笑容,王粲起身来到高台前,奉手道:“恭喜武成侯,双子皆是大才,可谓是荆州之福,百姓之福啊。”

王粲此举,在有心人的观察之下,那就是站队刘琦了呀!

这是什么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