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虹桥(2016-2018年)
2016年3月,东京国际农业技术峰会
会场的水晶吊灯在甫明志眼中折射出异常光谱。
当德国专家展示“植物神经语言学“时,他的视网膜上突然覆盖了一层半透明数据——那是1991年十胜农场的实验参数,正以三种语言在空气中浮动。他下意识摸向右手,朱砂痣的温度比平时高出三度。
“甫先生对跨语言编程很有研究?“
身后传来的关西腔让甫明志浑身一震。白发老者胸前的名牌写着“佐藤健一“,正是父亲老照片里那个日本同事。老人递来的U盘表面结着永不融化的霜花,甫明志接过时,皮肤接触处立即浮现出微型稻穗图案。
“你父亲最后说的话,“佐藤压低声音,“是让你在2017年春分前回到十胜农场的地下三层。“
会场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甫明志看见所有参会者的影子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北海道。
2017年4月,朝韩边境的奇迹
非军事区的铁丝网上,停着七只蓝翅乌鸦。
甫明志的无人机群正在播撒特殊稻种——每粒种子都携带从朱砂痣提取的纳米级语言编码。当第七架无人机越过军事分界线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朝鲜那边的士兵突然放下武器,捧起一株野生稻穗——它的穗尖正以相同频率泛出蓝光。
监测仪发出尖锐警报,屏幕显示:【基因共鸣强度97%】
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时,平板电脑突然黑屏,继而闪现志刚年轻时的面容:“记住,真正的实验场从来不是土地......“画面切换成十胜农场地下三层的全息地图,“而是离散家属的思念。“
2018年12月,暴风雪中的重逢
十胜农场的废墟在暴雪中发出幽蓝微光。
甫明志用朱砂痣打开尘封的地下通道时,冰晶在四周形成光学迷彩——整面墙都是父亲的手写笔记,墨迹在低温中保存如新。最中央的培养舱里,悬浮着一个胚胎大小的金属容器,表面纹路与他掌心的痣完全一致。
“欢迎回家,载体S-1370。“
佐藤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同时递来志刚的最后一本笔记。翻开扉页,钢笔字突然开始流动重组,最终形成三行文字:
汉语:“语言是最好的人工光合作用“
朝鲜语:“마음이통하면모든게가능하다(心意相通则万事皆可能)“
日语:“この虹を架けよう(让我们架起这座虹桥吧)“
培养舱突然开启,蓝光如潮水般涌出。在令人目眩的光芒中,甫明志看见自己的右手正在分解成无数发光粒子——每个粒子都是一粒微型稻种,携带三种语言的基因编码。
佐藤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原来这就是志刚说的'人类第二次农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