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研究非洲历史文化的方法
非洲文化呈现出多元、纷繁的发展现象。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加强的时代,非洲的文化环境、思想观念、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也在发生变化,故研究和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需要有相关理论指导,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再以历史的视野来深化认识,哲学的思维来进行抽象。理论的指导意义重大,能够扩大我们的视野、加强抽象思维与归纳能力。
具体说来,在研究方法上,第一,要掌握相关研究理论,最重要的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抛弃偏见,不人云亦云,认清西方殖民主义史学的实质。第二,要具有相应的历史知识,了解非洲历史发展线索。文化与历史的关系不可分割,相互依存,文化体现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之中。第三,掌握外语,在此基础上,利用西方与非洲学者的丰富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对比与思考。研究任何一种外国文化,没有语言学作为支撑,复杂问题是解释不清的。第四,书本知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如果研究者不能身临其境地进行考察,研究也就会成为缺乏细节性与感悟性的纯粹纸上谈兵之物。
[1]孙丽华等:《非洲部族文化纵览》(第2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103页。
[2]宋韵声主编:《世界谚语大典》,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9页。
[3]白洁:《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020年1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http://www.ccdi.gov.cn/ldhd/gcsy/202001/t20200130_210480.html)。
[4][美]维农·麦凯:《世界政治中的非洲》,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89—90页。
[5][美]维农·麦凯:《世界政治中的非洲》,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90、130页。
[6]李文刚:《非洲伊斯兰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西亚非洲》2010年第5期,2014年3月26日,道客巴巴网 (https://www.doc88.com/p-0941988472786.html)。
[7][美]罗纳德·布鲁斯·圣约翰:《利比亚史》,韩志斌译,东方出版中心 2015年版,第175页。
[8]洛克比空难(Lockerbie Bombing):发生于1988年,一架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英国洛克比镇上空因遭到被认为是利比亚搞的恐怖袭击而爆炸解体。
[9]刘长敏主编:《多重视角下的当代国际关系经典案例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6—138页。
[10]“Young Himba woman wearing traditional dress and jewellery and with her skin covered in Otjize,a mixture of butterfat and ochre,Kunene Region,formerly Kaokoland,Namibia,Africa-Stock Image” by Media Bakery,https://www.mediabakery.com/RHD0060892.
[11]高旭:《印象非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页。
[12][塞内加尔]卡林·巴蒂利:《中国对非洲的文化战略重要性前景与挑战》,《西亚非洲》2009年第5期,2013年9月14日,道客巴巴网(http://www.doc88.com/p-0758015459883.html)。
[13][赞比亚]肯尼思·戴·卡翁达:《卡翁达自传》,伍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83、130页。
[14][美]维农·麦凯:《世界政治中的非洲》,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179页。
[15][美]维农·麦凯:《世界政治中的非洲》,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178—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