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研究创新处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处
关于苗族史诗《亚鲁王》的研究始于2011年,在过去8年的调研中,特别是2015年至今进行的10余次调研,搜集到了更为翔实的专门性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参著《亚鲁王》首部系统性著作的学术实践和参与草拟《安顺市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社会实践,为本书报告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一,学术思想的特色和创新。《亚鲁王》史诗因口承性与活态性特征,与史诗文化生境及辐射范围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既是历史脉络中祖先生活轨迹与流变轨辙的反映,亦是横纵时空中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媒介,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源泉。换言之,《亚鲁王》史诗社会功能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随意更迭的,而是随社会发展进行持续性的演进发展。本书尝试以九种功能和四种过去建构史诗社会功能系统,并强调该系统是互动的、开放的和动态的。
第二,学术观点的特色和创新。以传统视域研读史诗,或理解史诗,即便是活形态史诗依旧是在讲述过去的事情,与现代社会事实上是“一种完全隔离的状态”。但反思史诗文化持有人的文化模式与心态演变,可见史诗文化持有人的行动逻辑自然地抑或不自然地受到了史诗文化的影响,且影响巨大。通过横纵时空下东郎口述的比较,认为亡者的评价权、生者的教育权、谱系的书写权和文化的传承权是东郎传承的核心动力,满足认知的需求、满足心理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求、满足适应的需求是文化持有人传承的核心动力,共商的文化选择、主动的文化创新是文化持有人、学术话语体系和公共话语体系三者博弈视角下亚鲁王文化价值更新的表现形式,历时性的价值整合、共时性的价值整合、现时性的价值整合是亚鲁王文化价值更新的三维准则。
第三,研究方法的特色和创新。一是考据资料的创新,在较长时间的文献调查中,搜集17部《亚鲁王》相关异文,应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史诗文献群。二是调研资料的创新,在较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中,重视对文化持有人、学术共同体和行政职能部门的调查,追踪百余名有代表性意义的东郎前后长达10年,这些东郎的口述史应是极具学术价值的。此外,尝试“源自文本—反思文本—超越文本”的研究思路,探索史诗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等研究,对当下如何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的学术思辨和实践探索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