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章
在汉朝三少的英明治理下,国家日益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北方的匈奴却如同一头贪婪的恶狼,始终对汉朝的疆土虎视眈眈。匈奴单于野心勃勃,屡屡进犯汉朝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少得知此事后,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决心彻底解决匈奴这一心腹大患,还百姓一片安宁。他立即召集朝中重臣和将领,齐聚朝堂,共商破敌大计。三少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坚定地说:“匈奴屡屡犯我边境,残害百姓,此仇不报,我汉朝威严何在?我意主动出击,直捣匈奴王庭,诸位可有良策?”
老将廉颇站起身来,拱手说道:“丞相,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擅长在草原作战。我们可先派小股部队试探,摸清他们的虚实和行军路线,再以主力大军分路包抄,定能取胜。”三少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这时,年轻将领李牧站了出来,自信满满地说:“丞相,我愿率一支精锐骑兵,长途奔袭,直击匈奴王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打乱他们的阵脚。”三少看着李牧,眼中满是赞赏,觉得此计甚妙。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由李牧率领五万精锐骑兵,作为先锋部队,先行出发,寻找匈奴主力;廉颇则率领十万大军,作为后援,随时接应。
李牧领命后,迅速集结部队,日夜兼程,向漠北进发。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茫茫草原上,李牧的部队发现了匈奴的踪迹。李牧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派出探子,详细了解匈奴的兵力部署和营地情况。
经过侦察,李牧得知匈奴单于亲率主力部队,驻扎在前方的一处山谷中。匈奴军队人数众多,但他们自恃强大,防备松懈。李牧心中暗自盘算,决定趁夜发动突袭。他挑选了三千名最为精锐的骑兵,组成敢死队,每人手持利刃,背负强弓,悄悄向匈奴营地逼近。
夜晚,万籁俱寂,只有马蹄声在草原上轻轻回荡。敢死队如同一群幽灵,悄然潜入匈奴营地。李牧一声令下,敢死队成员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匈奴营帐,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匈奴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
与此同时,李牧率领主力部队迅速跟进,对匈奴营地展开了全面攻击。匈奴单于大惊失色,匆忙集结部队,试图反击。但李牧的部队攻势猛烈,他们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将匈奴军队打得节节败退。
在激烈的战斗中,李牧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手持长枪,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在他的鼓舞下,汉军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匈奴军队逐渐陷入了绝境。
然而,匈奴单于并不甘心失败,他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试图突围逃跑。李牧见状,立刻率领一队骑兵,紧追不舍。经过一番激烈的追逐,李牧终于追上了匈奴单于。两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单挑,李牧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将匈奴单于斩于马下。
匈奴军队见单于已死,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四散逃窜。李牧乘胜追击,将匈奴军队杀得片甲不留。此役,汉军大获全胜,共斩杀匈奴士兵三万余人,俘虏两万余人,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马匹。
消息传回国内,三少得知李牧大获全胜,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他立即下令嘉奖李牧和他的部队,同时命令廉颇率领大军,继续在漠北地区清剿匈奴残余势力。在三少的领导下,汉朝成功地击败了匈奴,解除了北方边境的威胁,边境百姓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安宁。从此,汉朝的威名远扬四方,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