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章 处处是商机(2)
王方十分的懵圈。
莫非自己身份暴露了不成?!
不可能啊……
那商人见王方不相信自己,只好又笑道。
“唉……小人就跟郎君明说了吧……小人也不怕您笑话,商人嘛,无利不起早,如今登州有的是赌局,都在赌阿云死呢!一赔二十!这个……嘿嘿,刚才听您说阿云那个案子,想来您挺关注的,您看您有没有兴趣?”
原来如此……
王方被气笑了。
讽刺,太讽刺了!
“拿人家的命去发财,你们是真不怕天打雷劈啊。”
商人根本不在乎,还陪笑道。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郎君,您有没有兴趣?”
王方眸色一凛。
这商人虽然可恶,不过倒也可以利用一下……
“这是三十两。”
王方将邋遢道士没能赚走的银子,轻轻放在商人手里。
“你刚才说,都买的阿云死?”
“是啊是啊,一赔二十呢!将来要是赢了,您可就赚六百两了!”
商人笑得合不拢嘴。
他也是这场赌局的庄家之一,无论是三十两还是六百两,光从中抽提成都能小赚一笔。
“不过。”
王方话锋一转。
“我不买阿云死,我买阿云活。”
“啊?!”
商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现在阿云被处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怎么会有傻子去买阿云活?!
“郎君,一赔二十呢,您可得好好想。”
“我知道。”
王方微微一笑。
“我就买阿云活。而且,你可以提高赔率,不是一赔二十,而是一赔二百。我保管你财源滚滚,有钱的没钱的都来下注。”
“这……”
商人皱着眉头,苦涩笑道。
“爷,您家里是有金山还是银山啊,让您这么挥霍……”
王方一脸从容。
“发财的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人人都能够看到的机会,就不叫机会了。崔掌柜,你要是不敢,我就去找别人了。”
“别别别。”
商人将那三十两银子紧紧攥在手心里,嘿嘿笑道。
“爷您信任小的,小的怎能不信任爷呢。就按照爷说的办!一赔二百,赌阿云活!这个……只是小的斗胆请问,爷尊姓大名,家住何处?将来若有机会,小的也好登门拜访,筹谢爷的提点之恩。”
王方没说话,转身离开,轻飘飘丢下一句话。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妈的,帅呆了。
王方心想。
背后商人攥着银子,满眼崇拜地看着王方玉树临风的背影。
“世外高人呐……”
——
下了注之后,王方反而不急于求证了。而是在城里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
阿宝虽然不明白王方到底要干什么,但也早已习惯他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本本分分在他身边呆着就是了。
客栈南来北往,打尖住店的客商,目前茶余饭后谈的最多的,就是阿云的案子。
下注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
士农工商,各个阶层,没有不缺钱的,更没有不爱钱的。
比如说,文登县的知县老爷,王全忠,就盼着借着此事大赚一笔呢。
这位知县王老爷,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好容易到了他,祖坟上冒了青烟,四十岁考中了举人,又正好文登县县令开缺,就把他给调了过去。
宋朝官员待遇并不低,甚至还存在“高薪养廉”的说法,可俸禄多高才叫高啊,这玩意儿就是个无底洞,填是填不满的,该贪的照样贪。当然也不乏不贪钱的人,他们未必是真的高风亮节,或许也是有那贼心没那贼胆。
王知县就是这样的人,老实了一辈子,只敢偷偷摸摸贪污一些小钱,转头就被拿去应付各种开支了,逢年过节得送礼,衙门开支得花钱,上头考核检查更不用说。
可怜王知县,战战兢兢了几年,总共攒下了不到十两银子。
同僚们都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只有他还原地不动,每天被老婆骂得脊梁骨都抬不起来。
升不了官也就罢了,因为阿云这档子事,他差点儿被罢了官。
毕竟判阿云死刑是他定了之后,然后上报的,不想他的顶头上司,前登州知州许遵,不同意给阿云判死刑,将他给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白长了个人脑袋,净干猪狗不如的事。
王知县也只能把这窝囊气受着。
他想,贪钱不敢,那赌钱总可以吧?
因为对许遵怀恨在心的缘故,以及大势所趋,他偏偏跟许遵对着干,十两银子的积蓄,全都买了阿云死。
娘的,老子非要发一笔财不可!
现在城中但凡下注的,没有不买阿云死的,而朝廷里他已打探得消息,判阿云死的那一方遥遥领先,显然胜券在握。
王知县得意洋洋,坐在家里等着发财,每天都心情甚好。
“啷个哩个啷~”
这天,王全忠闲来无事,正在院子廊下,逗一只鸟玩儿,管家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
“老爷,大事不好了!”
“怎么就大事不好了?”
王知县还没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
管家紧张地说道。
“刚刚打听的消息,现在阿云活的赔率竟然涨了,一赔二百!咱们的赔率降下来了,成一赔十了……”
“什么?!!”
王知县宛如五雷轰顶一般。
“一赔二百,买、买阿云活?她……她怎么可能活呢!买它的人有多少?”
“挺多的,快要比买阿云死的人多了……”
“这群人是傻子吗?脑子是不是安屁股上了!阿云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她怎么可能活?!”
旁边还坐着他儿子,不解问道。
“爹,现在胜负未分,您害怕什么?”
“你知道什么。”
王全忠脸色阴沉。
“那些庄家,最会见风使舵,他看人买哪个多了,就把赔率降下来,再把买少的那个赔率提上去,这样人人就都去买那个赔率高的,他抽的提成就更多,咱们赚的就少了!”
王知县到底是当了几年官的,也不纯粹是个傻子。
“岂有此理!是谁先买的阿云活?”
“奴婢问崔贾,崔贾说是一个年轻相公,不像是本地人,好阔绰的手笔,上来就是三十两银子。一赔二百,那也是他说的。”
“岂有此理,敢断老爷我的财路!你速去打听他的下落,把他提溜来,好好审审他!”
管家提醒道。
“老爷,您可是朝廷公职人员,怎么能掺手这种事呢。”
王全忠反应过来,想了想,说道。
“现在连三法司都认为阿云当死,他却买阿云活,还煽动那么多人一起买……那就以扰乱断案为由,把他抓到大牢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