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归家
回到偏院时,韩清推门而入,三十多位少年的目光就齐唰唰汇聚到了他身上,一个个神色复杂,有的羡慕,有的敬佩,有的甚至在恐惧。
刚才,杨武已经派人通知,韩清获得了第四个名额,也就意味着韩清杀了人,并且表现很出色。
在场众多少年自问没有韩清的胆量,更没有他的果断。
韩清迎着众人目光,回到自己座位上,他当作无事发生,继续磨刀。
其他人虽然好奇,但由于韩清平日里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故而没有人敢上前搭话,除了刘三。
“哑,韩哥,恭喜,你真厉害啊,胆子大,够狠,够果断,你这种人就算最终没留在衙门,将来也一定会有出息的。”
“都是被逼得。”韩清道。
他说得是实话,刘三他们就算被淘汰,大可以等一等,过几年再交银子进来,他不行,他老爹老娘都六十岁了,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也是,不过换作我,指定没有你做得好。”刘三说完,扭身去劈柴。
如此直到天黑,众多少年都已回屋入睡,韩清每日都是最后一个回屋,今日也是如此,不过他去了方爷门前,伸手敲了敲。
“有事?”方爷开门。
韩清没有吭声,双手奉上一个钱袋,里面是他三年存下来的银子,一个月二十文,基本没怎么动。
“你倒是有情义,不必谢我,这是你应得的,告诉你也无妨,你运气不好,这一次三个名额都被人提前预定了,否则你无须经过考验,直接就能入选。”方爷扭身回屋,没有碰钱袋子,声音从屋内飘来。
“方爷,你做事有你的道理,我也有我的原则,这钱您拿着吧。”韩清道。
“有趣的小子,我缺你那几个铜子儿?收好!我问你,三个月没回家了吧?”方爷问。
“嗯。”韩清回答。
他并非不想回家,而是他想多做一点活儿,为自己多争取几分机会。
“明天回家看看。”方爷道。
“好。”韩清对着房间躬身一拜,徐徐退去。
过了一会儿,方爷从房间里走出,拿着翠玉葫芦灌了一小口,但里面不是酒,是醋。
“这小子心性倒是不错,若是根骨悟性上佳,扶他一把,结个善缘也是一件好事。”方爷呢喃。
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方爷眉头一皱。
“嘶,这偏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紧了紧衣杉,扭身回屋,将房门紧闭。
…
次日天未亮。
韩清找到今日当值的王主薄,登记名字后扭身走出衙门。
大门外有一条长街,街上行人匆匆,还飘着一缕缕寒雾。
韩清只穿着一件单薄粗布衣,却是丝毫不觉得寒冷,这就是大成青木长春功的功效。
“先去集市,二老最喜欢吃鱼,三个月没回家,得是要带点礼物。”韩清思量着,揣着兜里六十个铜板,向长街尽头集市走去。
集市里倒是热闹无比,各类商人,贩夫走卒在此摆摊售卖物品,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吃穿用度,应有尽有。
韩清在一个老妇人摊位前停了下来,伸手指了指其中一条黑鱼。
这老人姓吴,就住在他家不远处,算是邻居,无儿无女,年方六十,身子骨也不算好,韩清觉得怪可怜的,每次路过集市,都会来照顾她的生意。
“哎哟,原来是小韩呐,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最近咋样啊?”吴大娘热情无比,熟练地称了一条黑鱼,“二斤,给十文就行了。”
“还好。”韩清说着,丢下十四个铜板,扭身离去。
“嘿,这孩子…”吴大娘望着韩清背影,眼里满是感激。
集市一斤黑鱼七文,这是最公道的价格,她觉得韩清是个好孩子,想少算几个钱,没想到韩清不答应。
韩清即将穿过集市时,忽然听到远处有人惊叹。
“三尾白狐!这可是灵兽,好家伙,黎大哥发财了,少说也得有二十多两银子进账!”
“我要是有黎大哥的捕猎技术,何至于在山中打柴为生!”
“黎大哥突然赚到这么多银子,何不去春香楼喝一杯?”
“不去不去,攒钱给我家婆娘买块宝玉去,跟了我这么久,都没一件像样的首饰。”
韩清路过时扫了一眼,看到一位国字脸浓眉大眼汉子,肩上扛着一条白狐,在众人簇拥下从旁走过。
这个人叫黎泰,乃是柏云县风云人物,打猎技术极高。
韩清心中也很佩服,但并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提升自己。
带着这条黑鱼,不多时,韩清来到城北一座庭院门口,这就是他家,面积不算大,但也称不上破落,在县里属于一般档次。
他看到门上有锁,便知二老此时还未回家,隔一条街,有一家名为杏林堂的小药坊,这是二老祖传的营生。
他开锁进入院中,琢磨着二老中午会回来,于是前往厨房,准备做一份鱼汤,给二老一点惊喜。
他的厨艺不算太好,不过,二老吃得是一份心意,鱼汤本身有多鲜,反倒是不重要了。
临近正午,院外响起了脚步声。
“哎,大门怎么开了,莫非清儿回来了?”
“一定是。”
两个老人一前一后走进庭院,韩清听到声音也从房间里出来迎接,第一眼就看到两人满头白发,又捕捉到其眉宇间有一丝忧虑,顿时愧疚感更浓。
不过,看到韩清,二老都是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
“还真是。”
“清儿又长高了,给娘看看,在衙门日子一定很苦吧。”母亲张翠莲嘴里念叨着。
“不苦。”韩清应了声。
“有鱼肉的香味,清儿更懂事了,一定是又做了鱼汤,娘很欣慰。”张翠莲笑道。
”先回屋。”父亲韩诚催促道。
须臾。
两碗鲜美鱼汤入肚,韩清身子更加暖和了,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忽然,他闻到一股中药味,扭身目光一扫,看到韩诚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走了过来。
“清儿,喝了这碗三味养生汤,你想练武有成,气血要足,身子骨不能弱,这是咱家祖传秘方,那万春堂掌柜派人要了多少次,出上百两银子购买,我都不同意哩。”韩诚笑道。
韩清接过药汤,咕咚咕咚,连续几口喝得精光,喝完后,他缓声道:“爹,娘,以后不要为我熬煮养生汤了,我身子骨很硬朗,以后不需要了。”
养生汤很费钱,二老对他近乎是溺爱,自己连一件厚实衣服都不舍得买,全心全意为他铺路。
每一次回家,二老都会熬煮养生汤,为他调理身体,滋补气血。
这份心意,他一直记在心里,琢磨着不能让二老失望。
现在,他有大成级青木长生功强化身体后,养生汤的效果已是微乎其微。
“清儿,你不必担心,养生汤的钱爹还能出得起。”韩诚道。
“真的不需要了。”韩清摇摇头,起身向自己房屋走去,他看到二老眉宇间有一股深深地忧虑,显然,杏林堂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