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室余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国近代建筑学教育

我国建筑教育之有建筑学专业者,当首推苏州工专(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民国初有甲种工业、甲种商业学校之设,属省办,相当于今大专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年)后停办。此种工业学校,其教师以留德、日者为多。苏州工专建筑科,其时教师为柳士英(1893年生)、蒋骥、刘敦桢(1897年生,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毕业)(三人俱留日)、朱士珪(曾)、裴冠西(由清华留美)、姚承祖(老匠师)。裴任结构课,蒋原在土木科,其时当在1924年以后。1927年南京成立第四中山大学,嗣曾改称江苏大学,最后改称中央大学,成立建筑系,苏州工专建筑科并入该校,教师学生亦同往,教师如刘敦桢,学生如张至刚、吴作人(后遇徐悲鸿于中大,改习绘画)。该建筑系之教授为刘福泰[为美国B.Arch Oregon State University(俄勒冈州立大学)]、刘敦桢、卢树森(奉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与陈植、梁思成三人同班,童寯亦同一校,较三人略迟)、贝寿同、李毅士(留英)等。此即今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之前身。张学良办东北大学于沈阳(1928年),延留英、美青年教授设建筑系。其时梁思成、陈植、童寯、蔡方荫(清华留美)、丁奕吾(留英)等返国前后皆在该系任课。蔡、丁稍迟,授结构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该校停办,师生入关,学生则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如张镈、刘致平者皆是。上海之有建筑系于30年代(1934―1937年,此林乐义、孙宗文二君见告),沪江大学商学院办建筑系夜校,曾任教者有哈雄文(由清华留美毕业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王华彬等。1933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开办建筑系,抗战期间并入中山大学。之江大学于1938年创设建筑系,陈植、王华彬(毕业于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陈裕华皆初期任教,校址在上海慈淑大楼,系在1942年之前。其后谭垣(广东中山人,留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罗邦杰[后习建筑于美国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ystem(明尼苏达大学)]、汪定曾(长沙人,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后留美伊利诺伊大学习建筑)、吴景祥(由清华留法习建筑)、黄家骅(上海人,由清华留美麻省理工学院习建筑)及予等皆曾任教于此(高年级在上海)。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开设于1945年左右,黄作燊来任教,尚有西籍教师(德人鲍立克及一英人)二人。予亦曾授中国建筑史及中国美术史于此。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办于抗战胜利之后,梁思成主其事,刘致平、吴良镛、黄宗江等佐之。天津工商大学建筑系似亦在40年代所设,刘福泰、沈理源曾任教。抗战期间重庆大学设建筑系,黄家骅、夏昌世(广东新会人,留德)任教。杭州艺专于解放前亦曾设建筑系,为时甚暂。乐嘉藻于民国十余年曾教于北京美术学校,为时甚暂,编有《中国建筑史》,当亦有建筑课也。李惠伯曾执教于中央大学建筑系,留美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