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近视,同仁眼科医生妈妈这样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同年龄正常的视力和屈光状态

家长在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正常情况下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家长可简单记忆:正常视力标准为年龄(6岁以内)×0.2。如果孩子视力低于这个标准,建议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孩子的视力没有达到1.0,并不能说明就一定有问题,视力有一个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出生时,我们的眼睛都是远视眼,只能看清眼前大物体的晃动。随着之后的几年眼球继续生长和发育,远视度数继续逐渐减小,视力逐渐提高,屈光状态逐渐向正视眼*发展。5~7岁的大多数儿童都有低度远视(0~+2.00D)。如果没有过度近距离用眼,这种低度远视的状态可能会持续整个青少年和成年时期。这就是近几年大家都在说的“远视储备*”。远视储备是近视前儿童在眼球生长发育和正视化过程中的屈光状态。按照儿童视力发育的规律,12岁前的屈光以远视眼为主,远视储备下降是近视出现的早期信号,通过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定期视力和眼部检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可以监测孩子的远视储备,如果发现视力异常或者远视储备耗尽,可以尽早开展规范的近视治疗。

*注 正视眼:通俗理解正视眼即“视力正常,屈光正常”。5米远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入眼,通过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上的一种屈光状态。

*注 远视储备:远视储备是眼球发生近视前的屈光状态,是眼轴长度与角膜及晶状体等参数之间动态匹配的结果,对于近视防控意义重大。

本节要点

正常视力标准为年龄(6岁以内)×0.2。如果孩子视力低于这个标准,建议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建立学龄前期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可以早期发现远视储备不足和近视。

(康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