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锁定朱标,朱元璋慌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马公子竟是太子朱标?

坎甲号雅间。

李琰独坐珠帘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椅把,目光穿透空荡荡的书场,脸上却带着娇羞的笑意。

说书散场后,申国公邓镇邀李祺、丁斌去饮酒作乐。

如今,李祺对陆澜态度大变。

上次飞鸽传书给老父亲,很快便收到回复。

老父亲竟支持陆澜留在京师的决定,说离开京师,就是远离权力中心,自是留在太子身边,前程更为远大。

并让他尽力帮助陆澜。

李祺毕竟久在官场,一点即通。

老父亲是李家第一代核心,自己是第二代核心,看来,老父亲要顺势而为,培养孙女婿陆澜为第三代核心了。

李祺留下数名护卫保护李琰,自己转身去赴宴寻欢。

李琰让护卫守在门口,她独自坐在雅间里。

茶水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她心情却愈加紧张,贝齿不自觉轻咬红唇。

今晚,自己将随夫君返回小院。

这是大婚当夜,夫君逃婚后,两人首次独处。

她脸颊红若落霞,心中既羞怯又期待。

兑甲号雅间。

朱元璋神色轻松,正津津有味听着解缙讲述庞统的故事。

废除丞相制后,他政务缠身。

每天都忙于早朝议事、召见大臣、批阅奏折。

疲惫不堪,心情郁闷。

自从来此听书后,书场成了他舒缓压力的避风港。

每晚听完书,还让解缙讲述相关人物轶事。

时常逗留到接近子时,才心满意足回宫。

今晚,他对鲜少听闻的庞统颇感兴趣,迫切想了解这位奇人的生平。

若陆澜外派为官,再也听不到如此精彩的故事,这般轻松的夜晚,不复再来。

今晚,就多待一会。

乾甲号雅间。

朱标等人也在讨论庞统。

四人说了好一会儿,朱标忽然望向门口,道:“今晚为何陆弟还没过来?”

常升忙出门向护卫打听,然后返回雅间,道:“陆弟被巽丙号雅间之人叫去了。”

“原来如此。”

这样的情况,他们见惯不怪。

陆澜的说书这么受欢迎,许多人都想结识他。

朱标随口问道:“哪些人在巽丙号雅间?”

常升答道:“护卫说,是燕王府之人。”

朱标惊讶道:“怎会是他?”

四弟只在京师逗留一晚,明日便要赶回北平,也有兴致前来听书?

朱同有些担心,道:“太子,燕王会不会专程前来会见陆弟,要带他前往北平?”

朱标不以为然:“此事父皇尚未定夺,他如何带走?”

朱同道:“那咱们稍后问问陆弟,看燕王找他说什么?”

朱标见他如此坚持,自己也有些好奇之心,便点头同意。

朱同出门,吩咐护卫留意旁边的巽丙号雅间,待陆澜出来,便请来乾甲号雅间。

护卫领命。

......

巽丙号雅间。

朱棣说完立体防御体系,经陆澜修正后自觉完美,抚掌笑道:“如此固若金汤,北元残部纵有狼子野心,也不敢犯我大明疆土!”

陆澜却轻轻摇头,神色凝重道:“自古兵家之事,哪有完美?有些结构性缺陷,无法弥补。”

结构性缺陷?

朱棣与道衍对视一眼,皆是满脸疑惑,这个词于他们而言,闻所未闻。

道衍双手合十,问道:“先生,可否详加解释?”

陆澜轻叹一声:“此乃受地势、军制等根本因素制约,经年累月难以根除的弊病。”

陆澜也很无奈,对于结构性这个现代词汇,也只能尽力阐释。

果不其然,朱棣眉头紧锁:“竟有结构性缺陷?愿闻其详。”

陆澜只得耐心解释。

比如,受地形影响,战略纵深不足。

大宁距北平四百五十里,孤悬塞外,暴露前沿,难以防御。

后勤线脆弱,容易遭截断。

又如,制度性隐患。

卫所兵制僵化,军户纷纷逃亡,逃亡率大幅上升。

再如,技术代差风险。

明军的战马逐年减少,且骑兵冲锋速度比蒙古骑兵慢三分之一。

火器局限,明军铁炮射程仅二百步,且哑火率极高。

听罢,朱棣与道衍皆神色凝重。

朱棣拱手道:“贤弟,可有破局之策?”

陆澜摇摇头,能轻易化解,还叫结构性缺陷吗?

道衍却误会他有所保留,劝道:“殿下礼贤下士,先生但说无妨。”

陆澜心知越解释越糊涂,无奈道:“这些问题仓促间发现,尚未想出应对之法。”

朱棣与道衍皆释然,陆澜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指出问题,已是才思敏捷,岂能还强求想出解决之法?

朱棣豁达一笑:“无妨,待贤弟随本王到北平,再从长计议。”

陆澜心头一紧,他早已表明不愿离京,此刻再不明确态度,恐生变故。

他起身行礼:“承蒙殿下厚爱,但我实难离开京师,还望殿下体谅。”

朱棣面色一沉:“为何?”

陆澜犹豫片刻,他怎能道出两年后陆家因李家获罪的隐秘?

说了也没人相信。

至于编造其它理由,他不想编。

以朱棣的精明,骗不了。

他只得无奈道:“此事关乎隐秘,两年后殿下自会知晓。”

道衍和尚凝视着他,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道:“先生若有难处,直言无妨,殿下定能排忧解难。”

陆澜苦笑一下,拱手道:“此难非殿下所能解,告辞!”

说罢,便转身离去。

“站住!”

朱棣脸色阴沉,“本王邀贤弟到燕王府一叙,如何?”

他把心一横,今晚带陆澜到燕王府,好言相劝,若陆澜还是不识时务,明早便偷偷押回北平。

至于如何向父皇交代,他已想好。

明日启程前,上一份奏折,说陆澜对构建北方防御体系极有见地,故先行带其回去实地考察。

陆澜暗吃一惊,去王府夜谈?

还有什么好谈?

见朱棣嘴角挂着一丝阴笑,陆澜心里泛起了一丝不安。

朱棣意欲何为?

直觉告诉他,燕王府就是龙潭虎穴,千万不能去。

他躬身行礼:“殿下恕罪,恕难从命!”

说罢,便疾步推门而出。

“截住他!”

身后,传来了朱棣气急败坏的声音。

门口的护卫蜂拥而上,将陆澜团团围住。

朱棣的身影,随即出现在雅间门口。

他冷冷看了陆澜一眼,道:“带回王府!”

护卫上前钳住陆澜双臂,陆澜又惊又怒,奋力挣扎。

“放开他!”

一个声音,突然从回廊的右侧破空而来。

朱棣听见声响,猛然转头怒喝:“何人敢管燕王府之事......”

话音戛然而止,他的眼睛突然瞪大,喉间发出难以置信的声音,“太子?”

陆澜扭头一看,却见马公子缓步而来,身后跟着朱公子、李景隆和常升。

原来,朱标的护卫望见巽丙号雅间门口发生之事,连忙禀告。

朱标一听,立刻带着朱同等人出来。

朱棣挥挥手,护卫马上放开陆澜。

他则迎了上去,方才还森冷的面容,转瞬换上和煦的笑意,行四拜礼,然后问道:“太子怎会在此?莫不是也来此听书?”

他早知朱标每晚都在此听书,此时只能佯作不知。

朱标瞪了他一眼,举步朝陆澜走去。

此刻,陆澜正呆呆地看着这个马公子,脑中一片混乱。

这个马公子,竟是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