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在曹魏当细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赐官

许都内,若是外乡人来此,定会觉得诧异,按理说作为大汉新都,最为弘丽雄伟的建筑自当是汉家天子刘协的宫殿了。

可这许都内,却有一座宫殿与那天子行殿不相上下,其上牌匾所书,让见此者无不在心底痛恨怒骂一句“曹贼”!

这座宫殿,便是大汉新晋丞相曹孟德的府邸,明知其中多有僭越之举,可这朝堂上文武百官有几个敢上言?

此刻曹操端坐在一处楼阁之中,侍女在一旁将刚烹好的茶粥自鼎中舀出盛放于盏中,静待曹操品尝。

方才自徐府而归的程昱,跪坐于下方,将那徐庶所言尽数禀报曹操,只是不知为何,程昱能感觉曹操对此并不上心。

“丞相,这徐庶所求不过功名利禄,小人尔!”

“不若安排一闲职收入帐下,也好安天下人之心......”

程昱如此说,也不过是为了曹操能有个台阶下,可若是按照徐庶所求,秩千石的官职是跑不了了,大汉而今能秩千石的官职哪个是闲职?

曹操却不急着发言,随手在书案前拿起一竹筒,将其抛给程昱,便品起了茶粥。

汉时茶水不似后世,多以果料辅以新采摘的茶叶烹煮,以掩盖茶叶本身的苦涩,故而此时的茶水称为茶粥。

程昱可没心情关注今年初春新茶的滋味,那小小的竹筒看似不起眼,却是曹操经年培养的情报网传递消息的手段,往往竹筒现身便是重要情报!

拿起竹筒,程昱取出其中的锦帛,目光扫视其上所书,心中不由一紧。

“这石韬何许人也?”

曹操不温不火的提问,程昱只觉压力山大,谁能想到这徐庶一月来看似安稳,却背地里让其好友石广元寻访各地?

其中若是没有谋划程昱是不相信的,更不用说那本就多疑的曹操了,斟酌一番用词,程昱才堪堪拱手回答。

“石韬,字广元,乃是徐庶之友。”

“昔日进城时徐庶谎称其为随从,便没有细细盘查,请丞相罚昱失职之罪......”

曹操手底下虽有眼线,能知晓的便也只是这石韬曾假扮医者、贩夫、商贾出入徐府,虽其易容之技精湛,可也逃不过曹操的眼线细细考量。

而今程昱言其是徐庶好友,曹操心中对其的忧虑也便少了几分,却也未曾彻底放下。

虽这石韬并非刘备所遣,但也不保这徐庶有不轨之心,思虑至此,曹操便起身将那拜倒的程昱扶起。

“此间事当属城门令之失职,与仲德有何干系?”

“至于他徐元直所求,不过尔尔,我便许他又当如何?”

此事曹操心中已有计较,便不准备打草惊蛇,至于赏赐何等官职,曹操也需探询一番再做打算。

对于徐庶的官职,两人又详谈起来,待到天色渐晚,方才拿出了个章程,程昱也便领命前往宫中去请那圣旨去了。

玉盘东挂,曹操目色重重,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似有大事将起,心中惴惴不安。

......

与此同时,徐府门外却是火光昭昭,程昱办事效率不可谓不快,刚出丞相府便进宫请到了圣旨。

至于是请还是胁迫,便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作为天子门卫的羽林卫一路护送,拢共三十人组成天子仪仗值此宵禁之时来此宣读圣旨,可见曹操之急迫,其中巨细徐庶不得不忧虑思索。

圣旨所言不多,大抵上是诏令徐庶为太常丞,比秩千石,乃九卿之一的太常所统。

太常主要管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徐庶为太常之下第一人,看似太常丞是个风光无限的位置,只需一步便可登临九卿之一。

明眼人都知道这里是龙潭虎穴,徐庶得了这么个官职算不得什么,实际上这便是他这辈子能坐的最高位置了。

待到宣告圣旨完,陈昱将官服授印交予徐庶,便挥手让队伍自行离去。

望着那远去的天子仪仗,徐庶还是第一次见如此精锐的甲士,展开手中的圣旨又看了一会才收了起来。

程昱看了眼徐府对面的府邸,目光微微一沉,但还是走近徐庶身边低声道。

“石广元之事丞相已知......”

“我计害了徐母,权当我赎罪了,你......好自为之罢......”

速速说完话,程昱像是没发生什么,面色平静望了眼天空,高声唏嘘道。

“元直今任太常丞,明日需记得早期参与早朝,莫要等到丞相传人来唤。”

言罢,程昱也不再停留,一挥袖袍便背着手向远处走去,昏暗的街道,人影伴随小厮手中的火光渐渐隐去......

徐庶自认为穿越者能知兴替、知晓古今未来,却不知这世间最难捉摸的便是人心。

若不是这程昱提了一嘴,徐庶此刻恐怕还未警觉,明日堂而皇之的上了朝,下朝便得是身首异处!

方才他见程昱目光所望,正是对面的府邸,由此可见其中定然不是寻常人家,当是曹操的眼线所在!

“广元兄!今日我高升,此乃幸事,你我当共饮!”

石韬见徐庶脸色,便也知晓应是出了问题,便也顺着对方的话接了下去。

“确为幸事,当饮!”

两人互视一眼,徐庶将官服交与下人,面不改色仿若不知此事缓步而行。

直至行至屋中,石韬掩门而察,确定无人跟随才关上房门,神情严肃。

“元直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石韬压低着声音,却也不忘盯着屋外,徐庶竖起手指于嘴前摇了摇头,便用手沾着茶水于茶案上写道。

“曹操已知广元兄!”

写完这句话,两人俱是沉默,徐庶也不得不思考,自己是不是把这个时代的人看的太简单了。

至于那程昱是因为徐母之事而歉疚,还是记着当年一同求学的情分提醒他,都无法说明白对方的动机。

历史上其人可是与贾诩并列的存在,又岂会在乎名声提点他?

想不明白这一点,徐庶总归心里不安,但眼下要紧的事,是如何将石广元的事情合理化。

徐庶唯一想到的办法,便是自污!用自己喜好奇异飞禽,将那鸽子的事情抛出来,汉代虽有飞鸿传书,却也没有将鸽子作为信鸽去使用。

徐庶当初便让石韬代为寻找,他本意是寻到鸽子暗中传信于诸葛亮,现如今不得不将其拿出来遮掩。

指尖水渍流转,石韬见徐庶欲主动曝光心头一震,但好在后续便说明了理由。

“鸽子虽能传信,然曹操不知,可假借思巢之说冠以美名!”

“待许都内外文人圈养,飞鸽平常亦可混淆视听!”

石韬顿首,便也不再多言,端起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今日之计还需静待明日方知可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