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早做打算
从宫里出来后,朱祁钰只觉得有些清冷,不禁和成敬加快了脚步朝着郕王府走去。
半路上他停下来伸了个懒腰,对着成敬说道:
“后宫之中感觉人心惶惶,咱郕王府里却是百无禁忌,你说这是为啥?”
成敬眼睛提溜一圈后,缓缓开口回道:
“陛下,臣不知,还请陛下解惑,臣虽是腌臜之人却也嫌弃后宫里的那些腌臜事。”
朱祁钰笑了笑,成敬这种下属,最讨领导喜欢,既拍了马屁又回答了领导的问题。
“记得朕之前说让你学学咋当宫里的老祖宗吗?有些事你得学着去办了。”
成敬点头称是,这些事他自然懂,后宫之事卢忠不好出手,只能是自己这个皇帝的贴身太监去办。
“该杀的杀,该留的留的,让宫里的人都听你的话,站你这边就是了,能不能当上这个老祖宗就得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朱祁钰背着手,一边走一边跟成敬说道。
掌握一个部门最快的方法,无外乎拉一批,打一批,展现自己的实力与手段后中立的那一批自然会跑过来投效。
走着走着,朱祁钰突然想到了,早上给孙太后读第一封懿旨的那个太监名叫金英,是司礼掌印太监,于是转头看向成敬,并说道:
“还有那个金英,连同他的儿子儿孙们全部处理了吧,不会认主的狗,留着没用。”
想起孙太后那两封懿旨朱祁钰就有些厌烦,太监本来就依附皇权而生,金英作为权势最大的几个宦官之一,却在天子之位还没定下时,就跑去给孙太后宣读懿旨,不明摆着站朱祁镇那边么。
“臣领命!”
成敬也暗道这金英是不是被权势冲昏头脑了,王振已经没了,后宫剩下的党羽也只是一些翻不起什么风浪的小虾米,你金英作为司礼监掌印,选择明哲保身哪边都不站也就罢了,你支持立储君,朱祁钰作为新君岂能饶你?
王振没了,你却跳出来,不就只有拿你开刀立威,杀鸡儆猴了么!
成敬不禁摇了摇头,这道理自己在王府里都懂,你金英一个宫里长大的太监却不懂,这么多年的司礼监掌印算是白当了。
“除了慈宁宫一系的,其他都要打扫干净,宁可错杀,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有嫌疑的人。”朱祁钰对成敬叮嘱道,这件事事关自己的安危,他不得不重视。
朱祁钰让成敬去宫里做这些事,无外乎将内廷里里外外打扫干净,窗明地净,不然自己日后住进皇宫,也难免逃不过落水、暗杀、下毒等等手段。
历史上明朝皇帝储君很大一部分都死得不明不白的,自己前身代宗皇帝,先是长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没多久,就夭折了,自己也在身强体壮之年生病,这件事说起来就很奇怪。
武宗朱厚照也是落水被救起后,就暴病而亡,唯一逃过一劫的只有潜心修道不问国事的嘉靖皇帝,但他八个儿子最后也只剩下一个儿子,所以朱祁钰不得不防。
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处理孙太后与堡宗朱祁镇,孙太后是最棘手的问题,而堡宗朱祁镇是最简单的。
至于留朱祁镇一命可行吗?
他将建立于永乐朝的三大营尽数葬送在山外九州的大同宣府,葬送在土木堡。
大明近二十万精锐士兵,三十几万民夫一路冻死、饿死最后惨死在土木堡一战,是惨死不是战死,是因为他的愚蠢,被瓦剌的弯刀屠杀,被战马冲撞,被炸营后的自己人踩踏而死。
留他一命如何告慰这些惨死的冤魂?
如果是大明历代帝王泉下有知,了解过他干的这些蠢事后,即便是向来待人和善的仁宗皇帝朱高炽都会抽刀劈了他。
留他一命,到时候就是一个大明朝廷,两个大明皇帝。
朝堂立马就会分为两派,围绕着两个皇帝争权夺利,开启党争之祸。
更别提原历史,朱祁镇夺门之变复辟后,将于谦、范广等贤臣抄家处死,妻女、宅邸送给瓦剌降将,重用徐有贞、曹吉祥等奸佞,一手导致了明朝中后期清流文官把持朝政、军事,武官畏祸,不敢直言。
于情于理,朱祁镇都该死!
李世民杀兄被人津津乐道了一千多年,人们所能说的也只有其兄李建成不是庸碌之辈。
而自己杀朱祁镇,只需将其罪证公之于世,不但不会背负骂名,世人还会纷纷拍手叫好,大书特书夸赞自己为国除贼。
即便有人想给堡宗、瓦剌留学生、大明战神朱祁镇洗地,也找不到啥理由。
一句最简单的皇权更替,向来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的话就能堵住他们的嘴,令其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至于慈宁宫孙太后一脉的人,现在还不是处理的时候,先废其耳目,再断其手足,在后宫之中没有任何助力,和笼中之鸟没有任何区别。
毕竟离谱如赵姬勾结嫪毐意图造始皇帝嬴政的反,嬴政也不敢杀掉赵姬,而是将其囚禁在宫中。
孙太后作为自己法礼上的嫡母,如何处置还真要颇费一些头脑。
杀朱祁镇没人会多说什么,但孙太后此时尚未做什么出格之事,擅杀的话弑母这个罪名可就大了,谁也不敢出来给自己洗地。
想到这朱祁钰笑了笑,若是孙太后就此安安稳稳度过余生,自己也让她带着太后名号进入皇陵,若是还想撺掇人心,意图将这皇位抢回去,朱祁钰也不会介意赐她三尺白绫或是毒酒一杯。
后宫干政,意图谋反两条罪名就能让孙太后永世不得翻身。
“希望你是个聪明人!”朱祁钰望着远处即将落下山崖的日头感叹道。
孙太后的命运就如同这即将落下西山的太阳一般,明日能不能照常升起,就看她做出何种抉择了。
自己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两天了,没有任何准备,他就来到了奉天殿的龙椅旁,现在又坐到了龙椅上,幸好最难的时刻自己已经渡过。
也不知道自己前世所管辖的境内,自己倡导的八小时工作制有没有落实到位,受灾地区的救援物资有没有及时运达……
家中父母妻儿也都有所依靠,不用自己担心。
既来之则安之,老天爷既然让自己作为天命之子穿越到这里,可能也是想让自己展现一番抱负,同时及时调整华夏这艘巨轮的航向,让后世华夏沉沦的景象不再上演。
朱祁钰如是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