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仙途,从财侣法地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各怀鬼胎

白鹿洞书院。

“云兄,你来了。”

陶渊明拉过云风起,走进他在书院的屋子里,又将房门关上。

如此谨慎的样子。

让云风起更加好奇,他到底打听到了什么消息。

“云兄,你可听说过紫麓书院和大宣书院?”

云风起点点头:“知道,这两所书院与白鹿洞书院,并称大宣王朝三大书院,但唯有白鹿洞书院乃是修仙书院。”

陶渊明摆了摆手:“错了,那是以前。

“现在的三大书院,皆是修仙书院,只不过,紫麓书院与大宣书院的底蕴比不上白鹿洞书院而已。”

云风起微微诧异。

这么说来。

大宣皇室已经掌握了筑基,甚至是结丹之法?

毕竟。

大宣书院便是大宣王朝所设。

“陶兄,你提及这些,可是有什么新的消息?”云风起追问道。

陶渊明点了点头:“不错。

“今日一早,刘先生在晨读后告诉我们,近日,紫麓书院与大宣书院将派人来我白鹿洞书院观礼,让我们做好礼待准备。

“有同窗追问下才得知,我白鹿洞书院山长,曾于庐山之中镇下一把文道尺,借天地灵脉,汇天下文道之气,近日即将出世!”

云风起眉头微皱。

这显然是儒家的文道之争,与寻找盗经贼人有什么关系?

总不能是另外两大书院派人做的吧?

“云兄猜得不错,我怀疑,紫麓书院与大宣书院一早就已知晓此事,所以暗中派人搞鬼,就是想坏了白鹿洞书院的文道气运。”

云风起:“我没说话啊。”

陶渊明:“说不说我都能猜到云兄心中所想。”

云风起微微侧目。

这么厉害?

“总之,云兄要小心些,若真是三大书院之间的文道气运之争,就绝非小事。”陶渊明一脸肃穆地提醒道。

他本身就是儒家学子。

除了一身炼气境的修为之外,更有文气缠身。

自然明白其中厉害。

“除此之外,书院先生还提醒我们,近日有不少陌生修士和江湖武者出现在书院附近,他们并未接取悬赏任务,行迹可疑,让我们多加小心。

“我估计,这些人中就有紫麓书院和大宣书院派遣的人。

“他们或许就是冲着文道尺来的。”

陶渊明继续说着自己的猜想。

“而那些失踪的学子,皆是品学兼优者,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便会对书院的文气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文道尺的出世。

“所谓既得利益者为贼。

“很难让人不怀疑,就是两大书院在背后搞鬼。”

云风起微微点了点头。

这种分析,也有可能。

不过。

他更关心的,是那些失踪的学子去了哪里?

陶渊明继续说道:“另外,书院似乎也担心文道尺出世时,引来宵小之辈的觊觎,想请一部分有实力的,并且参与了调查经论被盗案的修士一起观礼,以便震慑宵小。

“我向书院推举了云兄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云风起眉头微皱:“观礼?”

儒家的文道气运之争。

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但参与观礼,或许会有助于找到更多的线索。

思绪一掠而过。

云风起点头应承下来。

……

浔阳城中。

一身青衫的刘安仁,在书斋采买了足够的笔墨纸砚,收入腰间乾坤袋中,随后去了同福客栈。

天字甲号房间,大宣书院的人早已等候多时。

“刘兄,我等已恭候多时了。”

刘安仁歉意一笑,朝着两人拱了拱手:“让李兄和王兄久等,都是我的不是,还望莫怪。”

一身绵云华服的李卓瀚微微轻笑:“刘兄能来,我二人甚是高兴,岂有怪罪之理。”

他是大宣书院的左副山长,一身筑基三品的修为。

在其身旁的是讲经先生王书同。

二人与刘安仁相比,衣物着装显得更加奢华锦秀,也彰显着大宣王朝官办书院的底蕴。

王书同也是套着近乎:“刘兄,今日一见,我这心中莫名便会想起当年的同窗情景,真是让人怀念啊。”

刘安仁笑笑:“我也是。”

两人请了刘安仁入座。

“刘兄,黎山长当年在庐山中所留的文道尺,如今即将出世,我院山长已全权授命于我,只要刘兄能助我书院取得文道尺,右副山长之职,便是刘兄的。”

李卓瀚开门见山地抛出诱饵。

他曾听王书同说过,与刘安仁私下交谈,直接一点更好。

而原本大宣书院只设了一位副山长。

但因为文道尺的消息。

他们将副山长分为左右两职,以许诺下足够的好处,想让刘安仁助他们取得文道尺。

刘安仁目光微转,沉吟了片刻,拱手道:“李兄,王兄,贵院山长如此厚爱,刘某受宠若惊。还请两位放心,此事,刘某定当竭尽所能。”

……

庐山,某处山林中。

紫麓书院的副山长宋墨,与一位讲经先生,也等来了莫倪。

“哈哈哈……莫倪兄,当初庐山相识,清茶对饮,至今仍是历历在目。算算时间,已有二十年之久,莫倪兄风采不减当年,真是让人羡慕啊。”

宋墨满脸微笑地上前握住莫倪的手。

像极了阔别已久的老友相见。

可两人当初只不过是一面之缘而已。

莫倪自然明白对方如此热情的原因。

“宋墨兄客气了,若论风采,老夫哪里能及你之一二?”

宋墨摇了摇头:“莫倪兄过谦了,就连我院山长都曾在我面前数赞莫倪兄文采斐然,才高八斗,可惜啊,莫倪兄屈居白鹿洞书院,多年不得志伸,实是屈才。

“若是莫倪兄能来我紫麓书院,这副山长一职,我愿让予莫兄。”

莫倪露出一抹笑意。

“宋墨兄,你若继续说下去,让我这张老脸往哪里放啊?若莫某真的去了紫麓书院,还抢了宋墨兄副山长一职,这心里怎能过意得去?”

宋墨一脸认真地道:“莫倪兄,这副山长之职,自当是有能者居之。以莫倪兄之大才,莫说副山长之职,就算是山长,也可当得。

“我院山长曾言。

“若要选出紫麓书院下一任山长,他心目中最佳的人选,唯莫倪兄一人,绝不可能让莫倪兄明珠蒙尘。”

莫倪的神情中微微有些变化。

他再次看向宋墨时,眼神中多了两分生逢知己之感。

“宋墨兄,人为知己者死,我莫倪愿为紫麓书院肝胆涂地,定当助你们取得文道尺,让紫麓书院文道大兴,成为大宣三大书院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