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步兵阮籍诗[60]
其源出于《小雅》[61]。无雕虫之功[62],而《咏怀》之作[63],可以陶性灵[64],发幽思[65]。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66]。洋洋乎会于《风》、《雅》[67],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68]。颇多感慨之词[69]。厥旨渊放[70],归趣难求[71]。颜延注解[72],怯言其志[73]。
笺说
阮籍诗,品语谓其“洋洋乎会于《风》、《雅》。”故知其出于《诗经》系统也。因诗“颇多感慨之词”,如《国风》之有变风、变雅,故谓阮籍“其源出于《小雅》”。《小雅》,《国风》之变也。
此谓阮籍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与《文心雕龙·明诗》“阮旨遥深”、《体性》“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语异而意同。
颜延年注曰:“粗明大意,略其幽旨。”或即仲伟“怯言其志”之谓。古直笺:“延年亦身当易代之际,故不敢质言。”甚是。阮籍佯狂玩世,而张溥《颜光禄集题辞》谓延年“玩世如阮籍,善对如乐广,其得功名耆寿,或非无故也”。
颜延年遭际,与阮籍类同,“怯言其志”,即怯言“己”志。
诗例
阮籍诗五首:
《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诗》其三:“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咏怀诗》其十六:“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咏怀诗》其三十一:“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咏怀诗》其三十二:“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