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话语空间下中国形象的权力场域以纪录片为考察对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本书不仅考察中国形象的具体形式、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对当代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的基本面貌和构造方式进行系统性梳理,更加注重中国形象的话语权力运作逻辑,即生产中国形象的话语权力体系。本书试图克服在东方主义视角下以二元论来看中国形象的简单范式,突破正负中国形象的窠臼,尝试导入多重话语空间下中国形象的权力结构关系。本书将中国形象的话语权力做了三种类别的设定:官方话语权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力)、民间话语权力和西方话语权力。当代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主要从多重话语空间与中国形象的话语权力场域运作出发,多从话语空间与中国形象主体建构的两个向度上展开:第一,关注中国形象的话语生产机制及其深层成因,重点考察多重话语权力体系对中国形象宰制的场域张力;第二,从话语权力的角度对多重话语空间下中国形象的主体性建构方法进行阐述和论证。

本书将中国形象置于官方、民间和西方多重话语空间下话语权力场域之中,多维度探究当代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不仅停留在批判域外纪录片对中国形象误读的层面上,而且深入阐述官方纪录片、民间纪录片和西方纪录片三角关系中话语构成与权力关系;在多元价值诉求的相互作用下,一方面,讨论如何摆脱西方权力话语给定的东方主义化的中国形象等诸问题;另一方面,讨论官方话语权力如何接纳民间表述中国形象的权利,树立更为完善的中国形象价值体系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批判视角,既有对中国形象的“自我东方化”批判,也有全球传播语境下,官方纪录片建构中国形象有效性不断被削弱的反思。在中国纪录片塑造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流传度和接受度问题上,反思中国形象(以官方纪录片的塑造为主)的表意危机等问题。同时,指出西方权力话语和民间权力话语的互渗实现了被动或主动地“同犯”的交往方式,批判了中国独立纪录片迎合西方主流话语对中国形象的建构方式的影响。考察中国形象的主体性建构问题并非试图完成中国形象的统一整合,或者重新构设中国形象,而是寻求多重话语空间下中国形象权力场域中,不同话语主体的对话性以及互为建构的可能。

本书的第一部分由“绪论”组成,主要包括:第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三,中国形象概念的内涵与辨析;第四,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工具;第五,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第二部分为主要章节,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两个“中国”的话语权力关系和意义生产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拍摄于1972年,伊文思的《愚公移山》拍摄于1973—1974年,完成于1975年,两部影片基本上拍摄于同一时期,也是当时极少数获得了官方拍摄许可的国外纪录片,因此成为考察20世纪70年代中国形象的典型文本。本章在官方、个人和西方多重话语空间所形成的权力场域中,比较两部影片对“中国”不同的理解方式和创作理念,重点考察作为个人话语的《中国》《愚公移山》与官方话语权力的意识形态诉求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述两部影片各自表征系统背后不同的中国形象意义生产和话语权力运作。

第二章:中国形象话语权力场域的微观分析

中国形象是由许多符号表述组成的阐释系统,根据中国形象的符号体系生产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本章选取了天安门、西藏、三峡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性符号体系,进行中国形象权力话语场域的微观化分析。作为中国形象的象征系统,从西方到中国官方再到独立纪录片,天安门、西藏和三峡的意向阐释与形象内涵都在不断变动,其中暗含着中国形象的巨大张力和理解空间。

第三章:多重话语空间下中国形象的话语权力运作

中外纪录片建构中国形象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与分歧,本章从“域外行旅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中国独立纪录片在国外影展中的中国形象”“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三部分入手,论述不同“言说者”作为话语主体是如何实现表述中国的权利的,并深层次挖掘中国形象的话语秩序与权力运作,阐述背后的权力关系。

第四章:多重话语空间下中国形象的主体建构

中国形象,一方面可以作为异国形象被呈现,另一方面又可以是自我形象构筑,即“他塑”和“自塑”之区分。相对于“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自塑”是中国形象主体建构的表述形式,即如何表现自我的问题。本章讨论的是官方、民间和西方三角关系下中国形象的主体建构,即多重话语权力关系控制下的中国形象的自我身份塑造问题。


[1] 董军:《“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开题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2] 何舟、陈先红:《双重话语空间: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中国官方与非官方话语互动模式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8期。

[3] 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9页。

[4] [瑞士]大卫·斯普尔:《帝国的修辞:在新闻、游记和帝国行政中的殖民话语》,廖瀚译,载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5] [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6] Haskell,History,p.7;Stephen Bann,“Face to Face with History”,New Literary History,ⅩⅪⅩ1998,pp.235-246.转引自[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7] Colin Mackerras,Western Images of China,Hong Kong:Oxford Uniersity Press,1989,pp.10-11,转引自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中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8] [瑞士]大卫·斯普尔:《帝国的修辞:在新闻、游记和帝国行政中的殖民话语》,廖瀚译,载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9] 中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编:《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10] 肖同庆:《早年纪录片里的“中国形象”》,《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第16版。

[11] [美]M.G.马森:《西方的中华帝国观》,杨德山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2] [澳]马克林:《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张勇先、吴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13] 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现代传播》2009年第3期。

[14] 孟建:《中国形象不能被“他塑”为“沉默对话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8日第6版。

[15] 转引自董军《“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开题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16] 转引自董军《“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开题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17] 转引自董军《“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开题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18] 转引自董军《“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开题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19] 张春波:《新媒体与旧秩序:YouTube上的中国形象》,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版,第194页。

[20] 王迟、[英]布莱恩·温斯顿主编:《纪录与方法》(第一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年版,“序一”。

[21] 孙红云:《近二十年来国际纪录片研究状况分析——以VE国际纪录片大会为脉络》,《当代电影》2012年第4期。

[22] 根据中国研究服务中心(http://www.usc.cuhk.edu.hk/Chs/Default.aspx)的介绍资料:1963年,西方研究中国大陆的学者在香港设立了“大学服务中心”,专为海外到香港来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服务,直到中国对外开放以前,中心成为西方中国研究学者的大本营。按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有200多本关于中国大陆研究的学术著作都在该中心完成。中心为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大陆的了解,为国际中国研究学术圈的形成,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23] 《电影作者》创刊于2012年,是由若干中国独立电影人发起的一本关于“电影创作及批评”的电影民刊,目前为非营利电子刊物,截至2015年12月,已发行十辑正刊、两辑特刊。

[24]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孟华译,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25] [法]布吕奈尔等:《形象与人民心理学》,张联奎译,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26]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孟华译,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27] 刘继南主编:《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28] 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29] 张毓强:《国家形象刍议》,《现代传播》2002年第2期。

[30] 张昆、徐琼:《国家形象刍议》,《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31] 孟建:《中国形象不能被“他塑”为“沉默对话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8日第6版。

[32] 吴秀明:《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3] 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组:《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34]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想象到集体想象物》,孟华译,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35]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想象到集体想象物》,孟华译,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35页。

[36] 朱羽君、刘效礼、刘春、周兵等:《中国影像与个人记忆》,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献纪录片二十年论坛”,2007年12月。

[37] 朱乐贤:《一部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得与失》,2012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01/index.shtml)。

[38] 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组:《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46—48页。

[39] 苏滨:《拟像的后果:当代绘画中的“中国形象”》,《艺术评论》2010年第9期。

[40] 苏滨:《拟像的后果:当代绘画中的“中国形象”》,《艺术评论》2010年第9期。

[41] 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3页。

[42] 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2页。

[43]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44] 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7页。

[45]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46] 杜维明:《“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与创建》,《东方》1996年第1期。

[47] 张兴成:《民族幻觉与中国人的自画像》,《书屋》2004年第6期。

[48] 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49] 周宁:《走向“间性哲学”的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50]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65—67页。

[51] Encyclonedia of Phenomenology,p.688,转引自吴猛《福柯话语理论探要》,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3年。

[52] [瑞士]大卫·斯普尔:《帝国的修辞:在新闻、游记和帝国行政中的殖民话语》,廖瀚译,载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53] [瑞士]大卫·斯普尔:《帝国的修辞:在新闻、游记和帝国行政中的殖民话语》,廖瀚译,载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54]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10页。

[55]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9页。

[56]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页。

[57]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58]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59]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2页。

[60] 张兴成:《民族幻觉与中国人的自画像》,《书屋》2004年第6期。

[61] [美]爱德华·W.萨义德:《报道伊斯兰》,阎纪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

[62] [美]爱德华·W.萨义德:《报道伊斯兰》,阎纪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63]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18页。

[64]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历史与东方主义问题》,载罗钢、刘象愚编《后殖民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65] [美]爱德华·W.萨义德:《报道伊斯兰》,阎纪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66] 周宁:《走向“间性哲学”的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67]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68]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69]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70] [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

[71] [日]岩渊功一:《共犯的异国情调——日本与它的他者》,李梅侣、何洁玲、林海容译,载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72] [日]岩渊功一:《共犯的异国情调——日本与它的他者》,李梅侣、何洁玲、林海容译,载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