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市场结构类型及其决定因素
在微观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都十分重视对市场结构的研究。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并根据不同产业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此后,哈佛学派的代表人物贝恩和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等人在对本国产业市场的集中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将市场结构进一步划分为实用性更强的不同等级的竞争型和寡占型市场结构。
(一)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
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中,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一是产业集中度很低。市场拥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个买者和卖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影响者。二是产品同质性很高。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几乎是同质的无差异产品,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三是不存在进入与退出壁垒。新企业进入该市场、原有企业退出该市场都是完全自由的。四是完备信息。买者和卖者掌握与交易有关的全部信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大多数农产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
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一个行业真正具备上述四个条件,所以,完全竞争其实是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型。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例外,例如在发达的期货市场中,交换的商品都是标准化了的“单元式”商品(例如,一级大豆、100公斤、于5月1日交货);市场上的买者和买者数量众多,交易量也很大,个别买者和买者操纵市场的可能性很小;交易价格随时出现在交易所电子屏幕和计算机网络上,市场信息较为完备。
这种市场结构是与完全竞争相对应的另一种极端型市场结构,即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和卖者的市场,其特点是:一是市场中只有一家企业,产业集中度为100%。二是没有替代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出售的产品没有替代品,所以它的产品的市场需求交叉弹性为零。三是进入与退出壁垒非常高。如果某一个行业市场的壁垒高不可越,且只有独家企业,那么,这个市场就是完全垄断的。比如初始规模很大,起点投资和初始资本很高,其他一般性企业难以达到这一水平,难以进入这个行业。再如在位的独家企业拥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技术或诀窍,其他企业难以超越或掌握,因而形成技术壁垒而难以进入。还有政策与法律壁垒,即政府只允许某家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独断经营,而不允许其他企业进入,这种政策就带来很高的政策性或法律性壁垒。
完全垄断在现实中也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市场结构。因为,在现实中,特别是在今天技术创新十分迅速的情况下,很难说有一种产品绝对没有替代品。只要有替代品或潜在的替代品,在位的垄断企业就会始终处于竞争的压力之下,从而导致独家垄断市场的不稳定。
这是一种比较接近于现实的市场结构。它是介于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之间,以竞争因素为主的市场结构。其主要特点有:①产业集中度较低。产业内企业数量较多,每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力量弱。这是这种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共同之处。②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这是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差别。市场内各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外观、商标、售后服务和声誉等方面有差异,并且各个企业是它自己品牌的唯一生产者。产品差异的存在,使得企业间的不同品牌产品的替代性降低,竞争性增强。③进入与退出壁垒较低。该市场的企业初始资本和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企业可以较为自由但不是完全地进入该行业领域。这是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差别。
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中,少数大企业控制着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其特征是:①产业集中度高。市场中少数大企业的产出与市场份额较高,它们对市场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使得集中度较高。②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一种情况是几个大企业提供的产品基本同质,相互之间依存度很高;另一种情况是产品有较大差别,彼此相关度较低。③进入与退出壁垒较高。在寡头市场结构中,少数大企业在资金、技术、生产和销售规模、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新企业很难进入这一领域与之竞争。同时,由于寡头企业生产规模大,投入资本量也大,所以,也不容易退出这一市场领域。
(二)贝恩和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31]
贝恩在从事产业组织理论的实证研究中,依据前4位和前8位厂商的市场集中度指标,将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的市场结构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表4-1所示)。
表4-1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资料来源:贝恩.产业组织[M].丸善1981年版.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学者对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日本经济学者植草益运用本国数据对市场结构也进行了划分。但与贝恩的划分基本一致(如表4-2所示)。
表4-2 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

资料来源:植草益.产业组织论[M].筑摩1982年版,16.
(三)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很明显,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影响和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应该说,凡是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经营成本、产品价格及其需求价格弹性、产品差别化程度、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容量、消费者收入与偏好、企业策略性行为、政府政策与法律法规等,都对市场结构有影响。但根据以上著名学者对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1)企业规模、数量及市场集中度;
(2)产品的差别化程度;
(3)进入与退出壁垒;
(4)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容量及其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因素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的改变。下面我们主要讨论前三个因素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