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与围术期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术前禁食禁饮与围术期液体管理

合理术前禁食禁饮与围术期液体管理密切相关,二者对于病人术后加速康复均非常重要,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能否早期康复锻炼等方面均密切相关。近年来,术前禁食禁饮策略与液体管理策略与之前的临床实践均有较多改进。总体来说,在液体管理策略上包括三个时段:术前合理禁食禁饮,术中液体输注以及术后进食和液体管理。
一、术前禁食禁饮
以往对病人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均规定为术前8~10小时不得饮食和饮水,甚至要求病人术前一天22:00以后即不能饮水,其原因为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的病人,食管括约肌松弛,若胃未完全排空,胃内容物易反流到口咽部,增加误吸入呼吸道的风险,导致呼吸道梗阻、吸入性肺炎等。但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的证据均显示,从凌晨即禁食禁饮并不减少胃内容物的容量,也不升高胃液pH值,而将禁饮时间缩短到术前2小时给予病人含碳水化合物的清饮料,并不增加反流误吸风险,也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还可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并且,术前过长时间禁食禁饮可导致病人不同程度脱水、口渴不适感、低血糖等,对病人术后康复不利。
1.对病人反流误吸风险的术前评估
虽然目前的指南均建议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但仍然需要术前充分评估反流误吸风险,以制定个体化的禁食禁饮时间。在问诊病史时需特别关注病人是否合并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紊乱、已明确或潜在困难气道以及糖尿病等增加反流误吸风险的疾病。并且需详细告诉病人其禁食禁饮时间,并在术前确认是否已遵从要求禁食禁饮。对于未按照要求禁食禁饮的病人,需根据其进食的食物种类和具体身体状况,评估风险和收益,以计划适宜的手术时机。
2.清饮料
清饮料包括清水、碳酸饮料、茶、糖水、黑咖啡、无渣果汁等,且均不能含有酒精。ASA指南推荐择期手术病人,无论其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麻醉监测等,均应在术前2小时饮清饮料。
3.淀粉类食物
单纯的淀粉类食物如稀饭、馒头等,在胃内的排空时间约为4小时,因此术前4小时内进食淀粉类食物是安全的。但需注意,若病人进食包子、饺子等,应按照脂肪或蛋白质类食物安排禁食时间。
4.牛奶和配方奶
牛奶、羊奶和配方奶等在胃内排空时间约为6小时,禁食此类食物的时间也需6小时。
5.脂肪类和蛋白类固体食物
含脂肪和蛋白类固体食物如煎蛋、肉类等需经8小时才能从胃内排空,此类食物禁食时间为8小时。
二、术前液体管理
术前液体管理的目标是让病人在入手术室时无明显脱水,血容量基本正常。需避免从术前的静脉留置针中补充大量液体。ERAS相关指南建议麻醉诱导前2小时饮用含碳水化合物清饮料5ml/kg,或总量300ml作用,可减轻病人口干和饥饿感,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以及减少麻醉诱导后发生的低血压。
三、术中液体管理
术中液体管理的目标是维持液体出入的相对平衡和正常血容量,避免水盐超负荷。术中液体管理主要包括维持基础需要量和补充术中损失量两部分。
1.维持基础需要量的液体治疗
维持人体基础需要量包括补充经不感蒸发和尿量丢失的液体量,而不需要补充既往概念中的“第三间隙”损失量,即机体内的液体仅存在于血管内和组织间质中,而没有所谓的承受液体渗出的无功能腔隙。因此不需过度补液以补充“第三间隙”,并且这一概念也不再适用于临床。
已有研究显示,过多的液体输注可使容量超负荷而进一步导致血管内静水压增高,释放心房利钠肽而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流向组织间质而发生组织水肿,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肠麻痹、肺水增加、切口愈合延迟以及住院日延长等。
术中主要通过补充晶体液来维持基础需要量,剂量为1~3ml/(kg·h),目标是维持液体的“零平衡”,即限制性液体输注策略。最直观的指标保持术前的体重,可大致保持相对正常的血容量。
2.补充术中损失量的液体治疗
术中液体损失量包括失血和液体或蛋白从血管内转移到组织间质中这两部分,若未行补充可能发生低血容量,而影响病人术后康复。既往对怀疑存在血容量不足的病人可给予补液试验,即5~10分钟内给予病人200~300ml液体,以观察其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对其的反应。但这个试验非常粗略,因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并非与补液试验的反应性直接相关,因此无法准确判断病人是否是低血容量,或是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或是心功能不全。此外,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通常用于判断补液试验的指标也并非可靠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因素太多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并且,当病人出现突发大量失血而导致低血压时,补充液体的目的并非单纯维持正常的血压,而需要恢复机体的灌注和氧供。因此,需要更加有利于病人预后和加速康复的输液策略。
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goal 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指在心输出量相关指标,如每搏输出量变异系数(SVV)等的监测指导下输注液体,以达到个体化液体输注。推荐方案包括通过200~300ml的液体输注,观察每搏指数的变化,从而调整液体治疗的方案而达到每搏输出量的最优化;应用缩血管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治疗术中低血压并维持目标平均动脉压为70mmHg左右;若经术前液体治疗已达到最优前负荷,而心脏指数仍<2.5L/(min·m 2),应用强心药物治疗;应用限制性液体输注策略,避免循环超负荷。
四、术后饮食及液体管理
THA/TKA病人可在手术结束后2小时即开始饮水,24小时内需饮水约800ml,并鼓励病人早期进食,从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风险和缩短住院日。当病人可基本正常饮食后,就不需要静脉补液。对于无持续体液丢失的病人,每天最低口服补液量需达到1.7L。但对于需持续经静脉补液的严重病人,应继续行GDFT。
GDFT在一些大型手术中证实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但对于常规THA/TKA这类时间<2小时、失血量<400ml的手术,其在ERAS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证实。目前华西医院骨科关节组的液体管理经验是严格遵循ERAS指南禁食、禁饮,术前2小时口服200~300ml碳水化合物饮料;术中输注晶体液<500ml,很少应用胶体液;术后2小时少量饮水,且主要口服补液。

(廖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