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语出《灵枢·脉度》。杨上善注:“肝脉足厥阴上颃颡也,连目系,故得通于目系。”《素问·金匮真言论》的观点与之相合:“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因此后人更喜欢引用《金匮真言论》肝“开窍于目”之说,将眼目之疾,与肝联系起来。现代中医一般都是补肝木或补其母肾水,但也源于此说。
但是,笔者以为《脉度》“肝和则目能辨五色”一句更需要注意的是“和”字。关于这个字,我们还需要看一下《内经》对于肝功能的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木曰敷和”“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素问·气交变大论》亦道:“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王冰注:“敷布和气于万物,木之德也。”综上,敷和,指敷布阴阳气血津液,使机体不协调状态趋于和谐。张志聪解释为:“敷布阳和之气以生万物。”《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云:“木曰敷和,意即在春天里,东风劲吹,风给大地带来了温暖,自然界万物开始萌芽生发。”“和”当有协调、均衡、温和等含义。那么,“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的“和”,应该也有协调、和畅之义。由此可见,治疗眼目疾病的时候,调节肝本身的功能,使之协调,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视物模糊案
宗某,女,42岁,园林设计师。近日双目不适,经常泪眼汪汪,且不时视物模糊,腰酸不显,由于工作原因经常熬夜。舌黯苔薄黄、中裂,脉弦。
治以和肝补肾,予小柴胡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地 15g,丹皮 15g,泽泻 9g,山药 15g,山茱萸 9g,茯苓 15g,柴胡 30g,黄芩 18g,党参18g,清半夏18g,炙甘草 18g,生姜(切)18g,大枣(擘)12枚。
一剂而效,七日而愈。
患者过度用眼,导致肝气失和而两目疲劳,又正当中年,肾经经气已然不足,必然引起肝之功能进一步弱化。六味地黄丸补肾填精,肾水为肝木之母,因此补肾则能补肝之不足。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共7味药,以柴胡为君和肝气,肝和则眼目明亮,诸症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