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章 顾偃开二婚 上
庆历三年十月,宁远侯府休掉嫡长媳秦氏的消息霸榜汴京热搜榜多日。
十一月就传出小道消息,恢复单身的宁远侯世子即将迎娶一个盐商女儿,更加轰动京城的上流社会。
宁远侯府这个破天荒的举动标志着大周商人阶层向国家权力中枢发起的渗透逐渐取得成效,
尽管当事人顾家和白家并不知道这桩婚姻的伟大进步意义,白老太公也不晓得所谓商人阶层要做什么。
广陵侯府,大长公主卧室内春意融融,老年人上了年纪就畏寒,侯府里早早把地龙烧起来。
卸下严严实实防护的重孙孙们像斗蛐蛐一样被放到特制的大床上面交流感情,表演翻身挺肚爬行吊嗓子等绝技。
年龄稍大的孩子跟着孙媳妇儿媳妇们围在大长公主面前说话。
大长公主舍不得孩子们久站,开恩道
“孩子们都去隔壁玩耍吧,婆子们都看顾好了,只许在烧了地龙的屋子里耍乐,不得放人在外面着凉。”
孩子们自然是欢呼一声纷纷跑了出去。把在另一边大床上表演才艺的宝宝们急得不行。
经验丰富的女使们拿出许多玩具逗弄,非常方便的转移了宝宝的注意力。
李昭元满脸绝望的躺在一众宝宝们中间,极力的试图表现自己非常合群。
孩子早慧是祥瑞,成熟就是妖怪了,尤其是他这个日食期间降生的娃娃,
在许多人心中都挂了号,不努力表演合群谁知道以后会不会上火刑柱。
哇,来了,它来了,或许是灵魂融合的不完美,李昭元麻利的双眼一闭,在众多热情的兄弟姐妹中安然入睡。
见怪不怪的侍女妈妈们早就麻木了,熟练的将李昭元打包,相比于早慧成熟之类的都市传说,嗜睡就显得很正常了。
觉多的孩子多好带,妈妈们心里清楚,为着不给自己找麻烦,
她们也不会泄露李昭元的这一特质,免得被其他关系深厚的婆子顶掉这份好差事。
孩子们都走了,大人们就可以说说闲话。大长公主首开话头
“近来汴京都有什么乐子?我一个老婆子出不了门,就靠你们这些耳报神听个乐呵”
一个媳妇说“母亲,汴京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近来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宁远侯府的家事了”
第二个媳妇说“那消息可带劲了,东昌侯府秦家的女眷,尤其是那些外嫁女这些时日都不见出来行走了。”
一个孙媳妇说“祖母,母亲,各位婶婶,我昨日刚听说最新的消息,
宁远侯府就要接亲了,就是刚刚休妻的嫡长子,刚换了旧人,新人就要到了,真是让人摇头”
在场的都是大娘子,不管对秦氏是什么态度,顾偃开这种刚离婚就纳新妇的举动在他们心中扣分极大。
大长公主道“顾侯家的家事教训很深呀。家中子女管束不严,教导不力,以后闹出事端来,全族老小都要跟着受罪。
秦家也是大家族,族长的嫡长女被婆家以忤逆不孝休掉,东昌侯府还不敢吭声,
这就坐实了秦家女忤逆不孝的名声。其他各房的秦家女在婆家如何抬得起头?教训不可谓不深痛”
封三娘接茬道“母亲教训的是,儿媳定当日日用心,不敢稍有怠慢”
其他媳妇们也连声答应。
大长公主感慨“男人犯了错,尚且有立功受奖东山再起的机会。
女人犯了错,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以往再好的夫君,休妻之后再娶也是毫不犹豫。只是不知道是谁家与宁远侯府结亲?”
一位孙媳妇答道“回祖母,孙媳听说不是汴京人家,是从扬州聘来的姑娘。”
一听说是扬州来的,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封三娘身上,封三娘一脸茫然
“最近娘家传来的书信没有提起谁家女儿嫁到汴京啊?
难道不是扬州城里的人家?母亲,老家最近来的消息有这回事吗?”
大长公主也说“这倒是奇了,扬州大族皆以我李氏封氏为首,
有女儿嫁到汴京侯府做大娘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不来支应一声。
好歹都是乡里乡亲,于情于理我们侯府都是要作为娘家人帮帮场子的。
难道我们家什么时候得罪过老家的各个大族?”
封三娘摇摇头“范叔巡视完各地庄子的钱粮抚恤,上个月还在扬州与各家会面,其乐融融,没听说有不愉快呀”
要说媳妇多了还就是神通广大,另一位媳妇不好意思的说
“之前我倒是听说了一个不足信的消息,说是顾侯在与扬州白家议亲”
封三娘和大长公主都迷茫了,对视一眼,封三娘懵逼的摇摇头
“没听说扬州有个白家。这家出过哪位官员?现在何处?”
那位媳妇说“我也就是那么一听,似乎是一家盐商。
当时我还以为是给他家老四老五议亲,就没往心里去。
可今日才知道他家嫡长子的新妇就是扬州来的,属实惊吓到我了,
该不会是把嫡长子拿出来与白家议亲吧,堂堂侯府,如何能这般委屈自己?”
封三娘笑道“唉,捕风捉影的事,倒让我们说的真真的。
盐商也是商人,宁远侯府找一介商人结亲,图个什么,图财也用不着拿嫡长子出来糟蹋”
大长公主也说“对头,这些话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说就是,外面如何说嘴都不要掺合。平白得罪人的事情做不得。
三娘,去信扬州打听一下,不拘是哪一家,嫁入汴京便是乡邻,
许是哪一家觉得当上侯府大娘子有分去我们府上风头的嫌疑才如此低调。
用不着这么多心,扬州来的媳妇,别说是在侯府做大娘子,未来就是进了王府,进了宫做大娘子,我们家也只有高兴的。”
封三娘领命“母亲说的是,三娘稍后就去信扬州,只是,如果真的是类似盐商之类的下等人家,该当如何?
宁远侯府毕竟欠着宫里一百二十万贯的帐。用侯府嫡长子换百万贯钱财,说不定他们家真的能做出来。”
大长公主纠结一下“真真是什么稀罕事都有。管她是来自哪家,就算新妇家里是杀猪的,那也是扬州媳妇。
我们家是扬州士林领袖,几代侯爷在世时,世家子也好,寒家子也罢,都一视同仁。
家中现在是我们一众女眷当家,又怎么好对世家女寒家女区别对待,显得我们女人心胸不如男人?
怎么说都是扬州姑娘,汴京城谁都可以怠慢,唯独我们家不能怠慢。”
婆媳妯娌们纷纷称赞大长公主霸气,提振我们广陵侯府的逼格云云。
-----------------
汴京众人议论纷纷中,十一月底,宁远侯府不知从哪里得了一大笔钱财,赶在年底前终于在三司把帐平了。
顾侯带着顾偃开亲临三司,顾偃开麻木的目光注视下,顾侯郑重的签下名讳。
不管顾家人心情如何,这一笔落下,人人都把心落在地上。
赶在运河封冻之前,白家庞大的送嫁船队把新娘子送到了西水门。
早就得到消息的两家李府女眷兴冲冲的跑到西水门外自家别墅的楼台上观望着。
“三娘嫂嫂,你说这宁远侯顾家也奇怪,好赖是个大喜的日子,竟是没有给我们侯府发帖子。”
封三娘摇摇头“那是母亲吩咐,早就与各家通过气,我们家重孝在身,
这三年红白喜事一概不方便。并不是故意轻视我家。”
“我家不方便是真,可这礼数不该不尽一尽,这段时日也不是没有其他府邸有喜事,
都是给咱们家发了贴,人不去好赖可以赚一份贺礼不是吗?”
“对面不远处是修国公家的女眷,我早遣人去问了,刚刚得了消息,修国公家也没有得到帖子”
封三娘不得不表示震惊“这顾家人是怎么回事,三媒六聘的大娘子,排场如此小。是欺我扬州无人吗!”
几位姑姐妯娌赶忙安慰“姐姐莫要动怒,顾家人这一年办的混账事还少吗,不缺这一件。
姐姐要想给新娘子撑腰,以后找个合适机会就是。
今日好赖是大喜日子,发作起来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是呀是呀”
李十一娘也出面“母亲,瞧着这数十船嫁妆还要卸载许久,不如以我们侯府的名义备一箱嫁妆为新娘子添妆好了。
妇人远嫁最是忐忑,这时候母亲站出来主持正义,既能彰显我们侯府在乡人中的声望,
又能雪中送炭,交好一个正室大娘子,还能让顾家人知道厉害。”
封三娘赞许道“不错,就算顾家人有什么意见,我一介妇人,有何惧哉。十一,你速去办。
挑一副上好头面,别的随意添置一些即可,论豪奢,咱家还真比不过盐商之家,就不在真人面前献丑了。”
李十一娘领命退下,众多妯娌姊妹纷纷夸赞封三娘霸气,好福气,媳妇孝顺。
江都侯府符大娘子也吩咐道“九娘,你也去准备一个箱笼,让顾家人看看我们扬州人可不是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