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奋斗在广陵侯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第24.1章 顾偃开二婚 下

两府大娘子们都下了命令。在场侯府各个房的主母也纷纷下场添妆。

有道是上级下了命令,下级不但要保质保量的把事情做完,

还要思考怎么把事情做漂亮,让上司更加高兴满意,

伺候上级如此,伺候婆婆也是如此,李十一娘深谙此道。

她快马回府亲自挑选嫁妆,还派出信使去通知在京的扬州籍官员和广陵商会。

按说这本来不关他们的事,可两大侯府把这事上升到了乡土高度,

宁远侯府这个亲事办的又确实低调,大家不得不站出来为这位扬州新娘站台。

免得以后被其他地方的人小觑耻笑扬州人虚有其表,纵然受到慢待也是个棉花糖。

半天不到,待在送嫁船上的白氏就听得女使匆匆进来,白家的阶层太低了,可不像封三娘和柳十七娘当年那般躲在帏帽里。

白氏的手中只有一柄团扇,有人进来了就竖起来遮面,无人就放下。

自己的女使进来不直当遮面,白氏也就关心的问一句“何事,可是侯府迎亲队伍来了?”

白氏肤如瓷玉,面貌姣好,长在豪奢的盐商家庭,举手投足间富贵逼人,

身上的桩桩件件无不是世所罕见的宝物,除了有一些忐忑不安,气质竟是与汴京贵女一般无二。

女使汇报“刚刚小厮来报,迎亲队伍已经出发了,正在过来呢,姑娘不必心急。

是外头有另一件大喜事,不不,是有好多件大喜事。”

白氏镇定的说“既是喜事,快快说来”

女使说“刚刚前面报来,有许多人家的管事求见我家送嫁的爷们,

老爷亲自去接待了他们,姑娘猜怎么回事”

白氏想了想“莫不是父亲在汴京的朋友来充作娘家人贺喜?

那倒是个喜事,我没有娘家兄弟,万事全靠老父一人操持,充作的娘家人也是娘家人,好歹场面上好看些。”

陪嫁女使激动的说“姑娘猜的可小了,刚刚来的是三十几员广陵籍的官员家中人,还有广陵商会的许多大商人,

更有两家侯府各房几十家的管家女使,他们都是来给姑娘添妆的,

不由分说,嫁妆单子和箱笼直接就拉到岸边,连车马都直接借与我家使唤。”

白氏先是高兴“想不到宁远侯府在汴京如此尊贵,我还没有嫁入侯门就已经引得乡人攀附。”对自己的婚姻更加自豪了。

可很快,她就反应过来“你说两家侯府?是,那两家侯府吗?”

陪嫁女使点点头非常激动自豪“嗯呐,咱们扬州人还有别的侯府吗?当然是广陵侯府和江都侯府了”

白氏慢慢冷静下来,渐渐有了泪水,女使着急了“姑娘怎么还哭上了,咱家姑爷多有面子,侯府百官都来给姑娘助阵呢”

白氏摇摇头“你不懂,宁远侯府再厉害,比起我们扬州的两家侯府,差的还是很大。

不是姑爷有面子,是两家侯府给我面子,不不,我算什么,侯府只是给我这个家乡的小丫头一点体面。

他们添妆不为权势,是为乡情啊。去与父亲说,每一家每一户,无论门第高低都记录一份给我。

这是大人情,也是我们以后在汴京生活的底气,虽然我没有娘家兄弟,可有这么多乡亲支持我,汴京城再大再深也都不怕了。

拿到名单给与我看,以后我要一家一家拜见。”

女使高兴的答应“晓得哎,姑娘说什么就是什么,奴婢这就去与老爷说”

略过白老爷子正在高兴的与众多添妆的人家叙话。

顾堰开带领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已经走出内城,

今天侯府大喜,开封府特意派出兵丁为顾家整理出一条通道,

顾堰开骑在马上,时不时向外咧出笑脸拱手致意,内心冰寒如铁。

看到开封府的兵丁为顾家清道,竟然想到如果自己不卖身还钱,

这些兵丁就该是来府上摘走牌匾,把顾氏一族赶出汴京了,哪里会这么客气殷勤。

一边是家族的门第,一边是秦氏的深情,还有不到两岁就没有母亲的长子顾廷煜,五味杂陈涌上心头。

其实何止顾堰开,宁远侯顾家这桩婚姻办的太明显,太容易落人话柄,顾家上下都相当别扭,

别说没有请广陵侯府江都侯府,便是几个国公之家都没有发请帖。只有襄阳侯府这类确实有亲的府邸才收到帖子。

少顷,一匹快马从远处跑来,宁远侯府打前站的老四已经看到了那些添妆的人家,

赶紧派人给府里送信,他自己急匆匆骑马来找顾堰开。张口就是“祸事了哥哥”

顾堰开恨不得一马鞭抽过去,要不是这货不争气,何至于自己和侯府丢这么大人,

好意思张口就是祸事“嘴上没个把门的,出了什么事快说”

四弟转过马头,落后哥哥半个身板说话“刚刚我和五弟去打前站,看到码头上有许多人聚集”

顾堰开没好气道“废话,这是娶亲又不是发配,有人聚集围观是好事。

你非要全汴京的人都冷眼旁观才高兴吗?”

老四连忙道歉“哥哥错怪我了,是好事,大好事。

若是一般百姓我也只有一般高兴的。那些聚集的人都是有来头的。”

顾偃开奇道“他们白家一介商贾,亲友圈子什么来头能吓到你?”

老四连忙说“怎么能说吓到呢。是惊到。我找白家人打听了,来的是广陵侯府和江都侯府各房的管事,

在京广陵籍贯的数十员文武官员,还有广陵商会许多大商家。他们都是来给白家女添妆的”

顾偃开瞪了他一眼,顾老四用手轻抽一下嘴巴“是给白家嫂嫂添妆的”

顾偃开回过神思索一番“这次是不是没有给广陵侯府和江都侯府发帖子?”

顾老四答“没错啊,大哥也知道,这次都是请的实在亲戚。

他们两家只是与襄阳侯府有亲,与我们并没有实在姻缘,没有发帖也是应有之义,

咱家可没有故意冷落他们的意思啊”

顾偃开瞪了一眼“你是这么想,广陵侯府和江都侯府会这么想吗?

三家侯府又没有仇恨,听说之前为了筹钱,广陵侯府还做了中人让母亲用实在价格处置了一些产业家当,没有叫咱家吃亏。

这回娶扬州姑娘你们还不发帖子,怪不得他们家不与我们商量就跑到码头添妆,这是得罪上了”

顾老四大惊“这可如何是好,他们两家侯府,我们就一家,这种不占理的事,襄阳候府没准还站在他们那边呢。三打一如何能胜。”

顾堰开无语了“你这厮脑袋里都灌着啥?

什么叫三打一。得罪了想办法化解就是,横竖是给人家顺顺气,能有什么过不去的,

大不了把你和老五抵给两家侯府一家一个,打一年长工,多少怨气都化解了”

顾老四懵了“哥哥又消遣我作甚,我就是过来与哥哥说道说道,

免得等下措手不及,弟弟拳拳心意呦,早知道就回府里给爹娘报信了”

顾堰开道“好好好,哥哥承你的情,回头我把房中那柄玉面楼船给你,让你以后一帆风顺好不好”

顾老四大喜,甚么面子里子甚么结怨得罪与他老四何干,都不是他该操心的,抓住机会搞点好货才是正理。

队伍脚步不停,又经过几刻钟终于到了码头,白家以船为家,顾偃开下马上船拜见过老丈人,将新妇从船中牵出来,下到岸上进入马车。

一行人又吹吹打打返回,从外城到内城一路上,不断地有人家打出旗号高呼“广陵XXX为白家姑娘添妆”引起汴京人的阵阵惊叹。

在外城的时候还只是商人之家的旗号,顾偃开只是略略停马致意感谢,

等到内城之中,打着旗号来添妆的都是文武官员,寒暄感谢的时间就更长了。

到了顾家附近的街道,几十家广陵侯府和江都侯府旗号一一亮出,

特意挑出来的亲卫和家丁们用广陵官话嘹亮的为新娘子添妆,把顾偃开整的马都骑不好了。

好事的观众更是轰然叫好,场面喧闹至极,几十家次第唱名,耗时许久,就不能如电视一般一一展现。

马车里的白氏听得一声声广陵乡音特来为她助阵,感动的稀里哗啦,泪流满面,自豪不已。

最后是得到消息的宁远侯府派出许多顾家耆老前来一一答谢,邀请两大侯府各家入内就坐赴宴。

不出意料的,两大侯府都婉言谢绝,言道重孝在身,实在不便云云。

即便如此,顾偃开还是下得马来,在耆老们的陪同之下与每一家的代表都敬上一杯水酒。

这一场大变让他成长许多,磨掉了很多纨绔公子的脾气,即便对面的添妆有下自己家面子的成分,

他也恭恭敬敬一丝不苟的与每一家叙话,感谢,致意。这副大家公子的模样倒是让许多人对他的印象颇有改观。

消息传进宫里,曹皇后笑道“两家侯府给乡人之女添妆,这不是佳话吗?也显得官家教化有功不是?

宁远侯府这回是失策了,这种大喜事藏着掖着又有什么意思,给自己不痛快,给别家也不痛快,被人闹了不是。

闹一闹也好,闹起来有生气,有生气才有未来。本宫怕的就是两家侯府受创太痛,连闹的心情都没有了。

好好好,安排一下,明日本宫要去拜见姑母,好好听一听她们是如何办这件大事的。不得不说,听起来还真解气。”

传到官家耳朵里,官家摇摇头“宁远侯这是怎么办事的,愈发昏聩了,好好的婚事平白多生波折。

既然他家这么想低调,那朕的贺礼缓两天再送。给他们时间反省反省,多少要给姑母一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