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演唱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流行歌曲的文学性

当音乐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积极地参与歌曲的创作并以自己的成败来决定歌曲命运的时候,我们欣喜地迎来了流行歌曲创作的繁荣期。

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文学、美学以及哲学的发展,无一例外地在流行歌曲的创作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蔓延于现代都市的各种社会流行病,给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了新的组合、新的失控与新的平衡。艺术家以自己对生活、爱情、人生价值观的全新感受来进行音乐文学的创作,从而形成了文学参与音乐、渗透音乐并赋音乐以灵魂的全新局面,音乐文学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有没有不想回家的水手?

有没有不准停泊的港口?

有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条回去的路不好走。

有没有迎接你的双手?

有没有久别重逢的眼眸?

有没有人告诉过你?

漂泊的岁月,

你用了多久……

这是李子恒为姜育恒写的一首《归航》里的两个片段。每一个有过漂泊经历的人都会对此产生强烈的共鸣。许许多多的歌迷认真地将这些歌词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反复咀嚼、玩味、爱不释手。

音乐和文学只有找到了交叉点,相互依存、相互提示,才能碰撞出生命的火花。文学参与音乐,给音乐注入了勃勃生机,原来习惯于预先写好曲,再重新填词的作者,在精彩的,妙不可言的歌词面前惊喜发现,文学可以改变音乐。

《我终于失去了你》

李宗盛词曲

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

你劝我要耐心等候,

并且陪我度过生命中最长的寒冬,

如此宽容……

我终于让千百双手在我面前挥舞,

我终于拥有了千百个热情的笑容,

我终于让人群被我深深地打动。

我却忘了告诉你,

你一直在我心中……

歌词句子之长,使得习惯于用传统方法写歌的人无从下手,但当你推开文学的大门,轻轻走进那歌词所揭示的内涵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出现在面前,它使节奏变得活跃,旋律变得生动,整首歌曲紧紧扣动着时代的脉搏。文学就是这样改变着音乐的格式,大有引导音乐发展的趋势。

一首歌曲,无论其音乐语言如何丰富,不过是若干个音符的排列与组合,只有当它与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创造出歌曲的时代特征,进而触及人们的心灵。只有文学,才能这样深入地涉及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而对人类的至性至情进行深入的开掘。

《昨天不小心喝醉的时候》

陈家丽词 钮大可曲

昨天不小心喝醉的时候,

听见自己在对自己说:

日子究竟该怎么过?

夜晚是不是越来越多?

昨天不小心喝醉的时候,

听见别人在对别人说:

日子究竟为谁而过?

夜晚不能不犯一点错。

啊,

昨天不小心喝醉的时候,

装在心里满满的寂寞。

突然觉得,

没有一个我爱的人也爱我。

我们姑且不去评估这首歌词的价值,就其揭示的内容和对人生百态的多角度开掘,便是令人叹服的。

现代感的歌词只有配以相同感受的旋律,才会获得成功。反之,如果没有现代感的歌词,也就无法产生现代感的旋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一定的民族文化,决定着一定的文学内容。文学参与音乐已形成一个趋势,台湾歌手李之勤演唱的《长痛还是短痛》,李诩君演唱的《这样的我》,虽然有明显的晦涩感,但喜欢的人仍不在少数,这些人大都是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的人。

台湾著名作词人陈桂珠为原为日语演唱的《干杯》重新填词的作品《跟往事干杯》,她的作品不算多,但首首经典,《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最真的梦》等名曲都是她的代表作。在歌曲《跟往事干杯》中,因为日语中的“干杯”和中文的“干杯”发音非常相似,陈桂珠很巧妙地保留了日语原曲中的“干杯”一词。歌词中所拿捏的朋友友情,人生况味、意境都不输给日语原曲。她的作品总是那么充满情怀且牢牢把握住了流行音乐的文学张力,让歌词彰显诗化特征。

一首歌的流行,除了旋律要让人们记住之外,歌词的别开生面也十分重要,“干杯”“兄弟,我们喝一杯”这样的词句都似乎是平淡无味的表达,而跟“往事”干杯,却深深地触碰了我们的内心,这就是“词眼”。多年来,这首《跟往事干杯》似乎一直都是有味道的成熟大叔挚爱的神曲,网上至今还流传着陈道明激情演唱《跟往事干杯》的视频。

“我想找到一种带有诗意的语句但又能做到朴素直白,以符合这首歌曲娓娓道来的惆怅。”台湾音乐人施人诚为日本歌曲《向着未来》填词时回忆道:“这首歌是我所有歌词里耗时最长的一首歌,应该有超过半年之久才交稿,最后这首歌曲成功完成使命。这首歌的歌名是一拿到歌曲我就定了的,因为原来日文版副歌的头两个字听起来就像是国语的‘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到一个论点:年少时的初恋永远是最真挚的,因为那时候的喜欢最单纯,而且通常会因为懵懂幼稚而导致失败,又因为失败所以毕生难忘。这个论点放进了‘后来’这首歌里。”

一首好的歌词一定要有一个词眼,这个词眼要么就是发人深思、引起共鸣,要么振聋发聩。这首歌的词眼就是:“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大陆音乐人毛不易作词、作曲的《消愁》于2017年7月29日在《明日之子第一季》第7期推出,其作品的文学性赢得了一片喝彩。

《消愁》

毛不易词曲

当你走进这欢乐场,背上所有的梦与想。

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没人记得你的模样。

三巡酒过你在角落,固执地唱着苦涩的歌。

听它在喧嚣里被淹没,你拿起酒杯对自己说: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

唤醒我的向往,温柔了寒窗。

于是可以不回头地逆风飞翔,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

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

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

灵魂不再无处安放。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

支撑我的身体,厚重了肩膀。

虽然从不相信所谓山高水长,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宽恕我的平凡驱散了迷惘,

好吧天亮之后总是潦草离场,

清醒的人最荒唐。

毛不易出众的原创能力突出体现在他的歌词创作上。《消愁》中四个接连不断的“一杯酒”被毛不易用来“敬朝阳、敬月光、敬故乡、敬远方、敬明天、敬过往、敬自由、敬死亡”。一幅年轻人背井离乡,带着有关所有平凡生活的忧愁负重前行的画面呼之欲出。毛不易关于“故乡”“远方”“善良”“成长”等意象的建构,让那些正在生活中奋力打拼但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的年轻人,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从“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天亮之后总是潦草离场,清醒的人最荒唐。”这几句看,毛不易的词不仅工整,难得的是,他的词浸着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演唱这一类歌曲的演唱者往往个性极强,并且有丰富的感情经历,他们必须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精深的理解能力。在演唱一首优秀歌曲时,如果演员对歌词所表达的意蕴和内涵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就很难准确地表达内容,更有甚者则会歪曲内容。

各种流派的演唱者如果演唱同一首歌曲,我们会发现,文学修养好、艺术品位高、情感经历丰富的演员会有不同凡响的演绎,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准确地表现它。

词曲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选择演唱者的时候,往往不十分注重演员的音色是否符合歌曲风格,而更注重演员的气质和修养。

传统的艺术歌曲一般只限于对景色、爱情、友情、亲情的一般性、概念性描写,比较突出的文学内容不过是歌颂性、赞美性、激励性、鼓舞性等内容。而流行歌曲创作必须另辟蹊径,找到区别于传统艺术歌曲创作的思维定式。

由唐恬作词、钱雷作曲、陈奕迅演唱的《孤勇者》,是游戏《英雄联盟》衍生动画《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中文主题歌,于2021年11月8日以单曲的形式发布。

《孤勇者》以平凡英雄、幕后英雄的角度开展创作,深深扣住《双城之战》的上下城邦对抗的主题,还原出那些不是正统意义上的无名英雄。创作者在作品中注入了深厚情感,没有夸大手法,只有娓娓道来的真情告白,提出了“小人物”也是英雄的命题和观点,发出代表着“小人物”的英雄般呐喊。

《孤勇者》

唐恬词 钱雷曲

都是勇敢的,你额头的伤口,

你的不同,你犯的错。

都不必隐藏,你破旧的玩偶,

你的面具,你的自我。

他们说要带着光驯服每一头怪兽,

他们说要缝好你的伤,没有人爱小丑。

为何孤独不可光荣,

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

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爱你破烂的衣裳,

却敢堵命运的枪,

爱你和我那么像,

缺口都一样。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他们说要戒了你的狂就像擦掉了污垢,

他们说要顺台阶而上而代价是低头,

那就让我不可乘风,

你一样骄傲着那种孤勇,

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爱你来自于蛮荒,

一生不借谁的光,

你将造你的城邦,

在废墟之上。

流行歌曲的创作,涉及情感的方方面面,由于旋律存在无限创作的空间,节奏有着更为新颖独特的变化,歌词的内容也更加宽泛。同样一首歌曲,可以有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文学诠释,从而表达不一样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日本歌曲《后来》,这样一首描写孩子和母亲亲情的歌曲,被台湾词人施人诚填成中文歌词后变成了一首爱情歌曲,说明文学在里面起到了主宰歌曲内容的决定性作用。

《这世界那么多人》

王海涛词 Akiyama Sayuri曲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人群里敞着一扇门,

我迷蒙的眼睛里长存,

初见你蓝色清晨。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我有个我们。

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

常让我望远方出神。

灰树叶飘转在池塘,

看飞机轰的一声去远乡。

光阴的长廊,

脚步声叫嚷,

灯一亮,

无人的空荡。

晚风中闪过几帧从前啊?

飞驰中旋转已不见了吗?

远光中走来你一身晴朗,

身旁那么多人,

可世界不声不响。

《这世界那么多人》描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分离,描绘了一帧帧照片背后留下的友谊和爱情。副歌中将“灰树叶飘转在池塘”的视觉,“看飞机轰的一声去远乡”的听觉,“光阴的长廊,脚步声叫嚷”的喧嚣以及“灯一亮,无人的空荡”的寂寥叠加在一起,调动着分离的情绪,敲击着人们对分离的感悟。

《兰亭序》由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填词,收录在周杰伦2008年的专辑《魔杰座》中。《兰亭序》主要讲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爱而不得的思念和无奈。这首歌的写作灵感来自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两者都在表达对生命相同的价值观,周杰伦再一次用流行的方式阐释着古典的书法。

方文山是周杰伦的“御用”作词人,这首《兰亭序》也运用了他所擅长的中国风,以书法般行云流水的遣词用句,描绘了一段凄美的爱情。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开宗明义就把身居兰亭临帖的状态介绍出来,紧接着一连串的动词联想便开始了:“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的“拓”字;“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的“圈”字;“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这两句的“悬笔”与“落笔”的巧妙勾连和呼应,以至于第二段歌词中“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的“掬”字竟然能够将一把明月放在手心,然后手用“揽”字来将“回忆”进行主谓宾的衔接,巧妙而出其不意,这些惊世骇俗的动词巧用,既有传承更有创新,堪比唐宋大家。

此外,周杰伦在副歌部分中也添加了中国元素,以京剧旦角吊嗓儿的方式重复念诵似的副歌,造成了一种剧中剧的感觉,不仅毫无违和感,更增添了《兰亭序》的古典美,流行与古典的结合也为听众带来奇妙的视听体验,韵味悠长。

歌词的动人之处决定了歌曲的命运,一首歌的文学性,可以从根本上决定一首歌曲的格局、格调。

由于音乐文学对演唱者的要求如此苛刻,就产生了词曲作家们的困惑,他们必须选择能够领会、深化并超越自己的人来演唱自己的作品,以免演员理解错位,使自己的作品被扭曲成另一个样子。正因如此,演唱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丰富自己的情感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并准确地表现高品格的时代流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