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流行歌曲的文学性
当音乐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积极地参与歌曲的创作并以自己的成败来决定歌曲命运的时候,我们欣喜地迎来了流行歌曲创作的繁荣期。
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文学、美学以及哲学的发展,无一例外地在流行歌曲的创作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蔓延于现代都市的各种社会流行病,给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了新的组合、新的失控与新的平衡。艺术家以自己对生活、爱情、人生价值观的全新感受来进行音乐文学的创作,从而形成了文学参与音乐、渗透音乐并赋音乐以灵魂的全新局面,音乐文学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是李子恒为姜育恒写的一首《归航》里的两个片段。每一个有过漂泊经历的人都会对此产生强烈的共鸣。许许多多的歌迷认真地将这些歌词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反复咀嚼、玩味、爱不释手。
音乐和文学只有找到了交叉点,相互依存、相互提示,才能碰撞出生命的火花。文学参与音乐,给音乐注入了勃勃生机,原来习惯于预先写好曲,再重新填词的作者,在精彩的,妙不可言的歌词面前惊喜发现,文学可以改变音乐。
《我终于失去了你》
李宗盛词曲
歌词句子之长,使得习惯于用传统方法写歌的人无从下手,但当你推开文学的大门,轻轻走进那歌词所揭示的内涵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出现在面前,它使节奏变得活跃,旋律变得生动,整首歌曲紧紧扣动着时代的脉搏。文学就是这样改变着音乐的格式,大有引导音乐发展的趋势。
一首歌曲,无论其音乐语言如何丰富,不过是若干个音符的排列与组合,只有当它与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创造出歌曲的时代特征,进而触及人们的心灵。只有文学,才能这样深入地涉及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而对人类的至性至情进行深入的开掘。
《昨天不小心喝醉的时候》
陈家丽词 钮大可曲
我们姑且不去评估这首歌词的价值,就其揭示的内容和对人生百态的多角度开掘,便是令人叹服的。
现代感的歌词只有配以相同感受的旋律,才会获得成功。反之,如果没有现代感的歌词,也就无法产生现代感的旋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一定的民族文化,决定着一定的文学内容。文学参与音乐已形成一个趋势,台湾歌手李之勤演唱的《长痛还是短痛》,李诩君演唱的《这样的我》,虽然有明显的晦涩感,但喜欢的人仍不在少数,这些人大都是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的人。
台湾著名作词人陈桂珠为原为日语演唱的《干杯》重新填词的作品《跟往事干杯》,她的作品不算多,但首首经典,《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最真的梦》等名曲都是她的代表作。在歌曲《跟往事干杯》中,因为日语中的“干杯”和中文的“干杯”发音非常相似,陈桂珠很巧妙地保留了日语原曲中的“干杯”一词。歌词中所拿捏的朋友友情,人生况味、意境都不输给日语原曲。她的作品总是那么充满情怀且牢牢把握住了流行音乐的文学张力,让歌词彰显诗化特征。
一首歌的流行,除了旋律要让人们记住之外,歌词的别开生面也十分重要,“干杯”“兄弟,我们喝一杯”这样的词句都似乎是平淡无味的表达,而跟“往事”干杯,却深深地触碰了我们的内心,这就是“词眼”。多年来,这首《跟往事干杯》似乎一直都是有味道的成熟大叔挚爱的神曲,网上至今还流传着陈道明激情演唱《跟往事干杯》的视频。
“我想找到一种带有诗意的语句但又能做到朴素直白,以符合这首歌曲娓娓道来的惆怅。”台湾音乐人施人诚为日本歌曲《向着未来》填词时回忆道:“这首歌是我所有歌词里耗时最长的一首歌,应该有超过半年之久才交稿,最后这首歌曲成功完成使命。这首歌的歌名是一拿到歌曲我就定了的,因为原来日文版副歌的头两个字听起来就像是国语的‘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到一个论点:年少时的初恋永远是最真挚的,因为那时候的喜欢最单纯,而且通常会因为懵懂幼稚而导致失败,又因为失败所以毕生难忘。这个论点放进了‘后来’这首歌里。”
一首好的歌词一定要有一个词眼,这个词眼要么就是发人深思、引起共鸣,要么振聋发聩。这首歌的词眼就是:“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大陆音乐人毛不易作词、作曲的《消愁》于2017年7月29日在《明日之子第一季》第7期推出,其作品的文学性赢得了一片喝彩。
《消愁》
毛不易词曲
毛不易出众的原创能力突出体现在他的歌词创作上。《消愁》中四个接连不断的“一杯酒”被毛不易用来“敬朝阳、敬月光、敬故乡、敬远方、敬明天、敬过往、敬自由、敬死亡”。一幅年轻人背井离乡,带着有关所有平凡生活的忧愁负重前行的画面呼之欲出。毛不易关于“故乡”“远方”“善良”“成长”等意象的建构,让那些正在生活中奋力打拼但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的年轻人,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从“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天亮之后总是潦草离场,清醒的人最荒唐。”这几句看,毛不易的词不仅工整,难得的是,他的词浸着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演唱这一类歌曲的演唱者往往个性极强,并且有丰富的感情经历,他们必须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精深的理解能力。在演唱一首优秀歌曲时,如果演员对歌词所表达的意蕴和内涵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就很难准确地表达内容,更有甚者则会歪曲内容。
各种流派的演唱者如果演唱同一首歌曲,我们会发现,文学修养好、艺术品位高、情感经历丰富的演员会有不同凡响的演绎,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准确地表现它。
词曲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选择演唱者的时候,往往不十分注重演员的音色是否符合歌曲风格,而更注重演员的气质和修养。
传统的艺术歌曲一般只限于对景色、爱情、友情、亲情的一般性、概念性描写,比较突出的文学内容不过是歌颂性、赞美性、激励性、鼓舞性等内容。而流行歌曲创作必须另辟蹊径,找到区别于传统艺术歌曲创作的思维定式。
由唐恬作词、钱雷作曲、陈奕迅演唱的《孤勇者》,是游戏《英雄联盟》衍生动画《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中文主题歌,于2021年11月8日以单曲的形式发布。
《孤勇者》以平凡英雄、幕后英雄的角度开展创作,深深扣住《双城之战》的上下城邦对抗的主题,还原出那些不是正统意义上的无名英雄。创作者在作品中注入了深厚情感,没有夸大手法,只有娓娓道来的真情告白,提出了“小人物”也是英雄的命题和观点,发出代表着“小人物”的英雄般呐喊。
《孤勇者》
唐恬词 钱雷曲
流行歌曲的创作,涉及情感的方方面面,由于旋律存在无限创作的空间,节奏有着更为新颖独特的变化,歌词的内容也更加宽泛。同样一首歌曲,可以有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文学诠释,从而表达不一样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日本歌曲《后来》,这样一首描写孩子和母亲亲情的歌曲,被台湾词人施人诚填成中文歌词后变成了一首爱情歌曲,说明文学在里面起到了主宰歌曲内容的决定性作用。
《这世界那么多人》
王海涛词 Akiyama Sayuri曲
《这世界那么多人》描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分离,描绘了一帧帧照片背后留下的友谊和爱情。副歌中将“灰树叶飘转在池塘”的视觉,“看飞机轰的一声去远乡”的听觉,“光阴的长廊,脚步声叫嚷”的喧嚣以及“灯一亮,无人的空荡”的寂寥叠加在一起,调动着分离的情绪,敲击着人们对分离的感悟。
《兰亭序》由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填词,收录在周杰伦2008年的专辑《魔杰座》中。《兰亭序》主要讲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爱而不得的思念和无奈。这首歌的写作灵感来自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两者都在表达对生命相同的价值观,周杰伦再一次用流行的方式阐释着古典的书法。
方文山是周杰伦的“御用”作词人,这首《兰亭序》也运用了他所擅长的中国风,以书法般行云流水的遣词用句,描绘了一段凄美的爱情。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开宗明义就把身居兰亭临帖的状态介绍出来,紧接着一连串的动词联想便开始了:“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的“拓”字;“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的“圈”字;“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这两句的“悬笔”与“落笔”的巧妙勾连和呼应,以至于第二段歌词中“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的“掬”字竟然能够将一把明月放在手心,然后手用“揽”字来将“回忆”进行主谓宾的衔接,巧妙而出其不意,这些惊世骇俗的动词巧用,既有传承更有创新,堪比唐宋大家。
此外,周杰伦在副歌部分中也添加了中国元素,以京剧旦角吊嗓儿的方式重复念诵似的副歌,造成了一种剧中剧的感觉,不仅毫无违和感,更增添了《兰亭序》的古典美,流行与古典的结合也为听众带来奇妙的视听体验,韵味悠长。
歌词的动人之处决定了歌曲的命运,一首歌的文学性,可以从根本上决定一首歌曲的格局、格调。
由于音乐文学对演唱者的要求如此苛刻,就产生了词曲作家们的困惑,他们必须选择能够领会、深化并超越自己的人来演唱自己的作品,以免演员理解错位,使自己的作品被扭曲成另一个样子。正因如此,演唱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丰富自己的情感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并准确地表现高品格的时代流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