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书研究乔治·奥威尔在1934年至1939年创作的“三十年代小说”——《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 《让叶兰飘摆》 《上来透口气》。这四部小说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一九八四》那样高,研究资料也较少,却是奥威尔青年时期的主要作品,小说以四个普通小人物为主人公,通过记录他们与不幸命运的抗争过程,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和渴望。这四部小说表面上像四段个人档案,实际上却是奥威尔的“自画像”,奥威尔将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融入小说情节,试图从社会环境的制约中,寻找个人精神压抑和生活贫困的原因,将逃离原有环境的控制,追寻自身解放的可能,作为超越自我的方法。在三十年代小说中,主人公通过感受他人所承载的辛酸苦难和融入异质的文化氛围中,获取对新旧价值观作出判断的能力,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总体性把握,以摆脱体制环境的限囿。因此,奥威尔的三十年代小说是其思想观念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本书从奥威尔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入手,通过分析四部三十年代小说主人公对不幸命运的反抗过程,探究他们追寻自由和幸福的过程和结果,揭示人自由解放的前提是在特定的境遇中对他人的重新发现、理解与关爱。同时,通过对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的解读,尝试为中国的奥威尔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