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此书定稿之时,正值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之际。虽然这位“属于所有时代”的文坛宗匠在时间的间隔上与我们有些遥远,但是我们仍能通过他的原作或译本与他进行心灵对话。因其作品中反映的是人性永久性和普遍性的主题,所以莎士比亚作品“不仅其书为全世界文学之士所耽读,其剧本且在各国舞台与银幕上历久搬演而弗衰”。[1]
“1903年上海达文书社出版了《澥外奇谭》,它为我国最早的莎剧文言故事译本。”[2]此后,便陆陆续续有多人完成了莎剧的单行本或全集的汉译,其中包括林纾、田汉、曾广勋、张采真、戴望舒、张文亮、顾仲彝、袁国维、曹未风、朱生豪、曹禺、杨周翰、虞尔昌、梁实秋、英若诚、方平、卞之琳等。他们在不同时代为当时的读者和观众提供了不同风格和语体的莎士比亚作品,基本满足了所处历史时期的受众对这“笼罩一世、凌越千古”[3]的经典文学的阅读和观赏需求,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这一“全人类文明的永恒瑰宝”[4]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