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风:《健民短语》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精致和极致

2013.10.06

一位作家在她的博客里说:这世界怎能没有我的诱惑。不免戚戚然焉。人可以自信,但不可以有过于沉迷的自恋;人可以感觉,但不可以有走不出的感性。由此,我想到“精致”和“极致”这两个词。人生可以活得精致,但不可能活到极致。世间任何事物达到了极点就极易走向反面。所以,人生过程中那些不适意的段落都属于一种暂时的“中断”。

每当我一个人静静地聆听巴赫时,我都会感到巴赫的音乐从来不一泄到底,而是如水流遇到礁石那样,稍有奔腾之意便立即碎开。这就是巴赫的诗意的“中断”。有人说巴赫的音乐是茶杯里的风暴,它让人想起“花怒”二字。其实,花的怒放就是一种美丽的中断和适时的碎开。这是心理的一种节制、一种节奏。没有节制的张扬是可怕的,而没有节奏的人生也是缺少趣味的。做人有时比做事难,在于做人需要节奏,需要一种心理的调适和“望断”。余秋雨为陈逸飞写的墓志铭的最后一句是:“他以中国的美丽,感动过世界。”陈逸飞试图用他的作品,表达一种生命的节奏。他的《浔阳遗韵》在画面的刹那惊艳中,描绘了旧上海的风情。轻重适度,浓淡相宜,亦新亦旧,这就是历经四十年艺术生涯的陈逸飞的节奏,不疾不徐、不衫不履地被美的光芒照耀着。节奏的完美,是作品的极致。而作为生命的极致,只能去追求,是不可能企及的。

一位女孩这样说:“果然我是个认真的人,连失眠这件事都干得这么漂亮!”这是她所向往的“极致”,其实她照样是要失眠的。同样,陈逸飞太追求极致了,追求极致的人却留下一个极致的遗憾。因为他可以在艺术中追求极致,但他不可能在生命中追求那样的极致。有遗憾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一代风流才子,尽管他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的诱惑,然而他终究也只能是精致地活过了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