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红身世之谜[1]
对于萧红身世的考证,以往最大的问题集中在她是不是张家的女儿。造成这一谜团的原因,最早来自她1933年对萧军的自述,以及1945年,她的胞弟张秀珂对萧红自述的怀疑。萧军当年曾经以她的讲述为素材,虚构了小说《涓涓》,他在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萧红书简注释录》时,将这一说法加了进去,由此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经过哈尔滨几代学人,特别是呼兰学人多年的调查,据张家后人与萧红母系姜氏后人的回忆,这一谜团基本澄清,萧红就是张廷举与姜玉兰的头生女儿,而且是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举行了正式的婚礼。这种关于身世的说法来自萧红当时心理的症候,因为与家庭决裂,而且处于战争和法西斯统治的恐怖中,病痛、孤独使她已经接近精神分裂的边缘。所有青春期和父母关系紧张的女孩子,都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身世,至于生父是贫农而被和母亲勾搭成奸的张姓地主害死,带着她和弟弟嫁到张家的推想,则是以阶级论为核心的左翼意识形态致幻的结果,当时她生活在左翼文化人的圈子里,基本的意义空间决定了她想象的倾向。本事则是在福昌号屯听来的别人故事[2],在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中,混淆了真实与猜想的边界。《涓涓》中“乱伦”一节更是夸张的艺术虚构,即使出于萧红的自述,也是女孩子在极度幽闭的环境中产生的性幻觉。张秀珂的怀疑主要是由于生母死时,她还年幼,继母又忙于生育理家,从小没有得到母爱,加上家中佣工的挑唆,童年时就形成了寄人篱下的心理阴影。她在1942年病逝之前,就已经推翻了自己的怀疑。[3]
由于这一说法引发争议,不少学人在广泛调查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新的资料,对于萧红身世的其他问题也多有澄清。但是,由此也带来了新的疑难,在推翻旧的结论的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涌现出来,仍然需要仔细考辨。目前尚待解决的几个大谜团是生日、订婚时间与未婚夫家情况以及她与萧军的孩子的下落。笔者根据对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尽可能还原历史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对照萧红文本的自述,与虚构文本互读,特别是那些一再被强调的细节,将一些疑惑写在下面,以就教各地的萧红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