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殖民地医疗卫生相关用语定义问题
1932年3月1日,日本一手策划了由关东军首脑和日本官吏操纵的傀儡组织——伪满洲国。与台湾和朝鲜不同,日本在中国东北不仅建立了由溥仪“执政”的伪满洲国政府,而且以“民族协和”和“王道主义”相标榜,以此作为“建国理念”。虽然披着华丽的外衣,但毫无疑问,伪满洲国也具有与台湾和朝鲜相同的殖民地性质。[44]
对于殖民地医疗卫生,有“殖民地医疗”“殖民地医学”“殖民医学”“帝国主义医疗”“帝国医疗”等用语,但对这些词语进行明确定义的人却非常少。
见市雅俊在《疾病·开发·帝国医疗:亚洲的疾病与医疗的历史学》一书中,对“帝国主义医疗”进行了定义,即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近代殖民地主义展开过程中,宗主国对殖民地所施行的公共医疗政策。[45]另外,在见市雅俊《霍乱的世界史》中还有这样的论述:“作为殖民地支配工具的医疗被称为帝国主义医疗”,在此使用了“帝国主义医疗”一词。[46]“帝国医疗”和“帝国主义医疗”两用语使用的场合和强调的重点虽有不同,但二者所揭示的内容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帝国医疗”的定义中指宗主国对殖民地实施的医疗政策的事实,“帝国主义医疗”的定义则强调其作为殖民地支配工具的特征。但是,从对于殖民地相关的医疗卫生进行定义这一点来说,“帝国医疗”和“帝国主义医疗”之间无实质上的区别,因此笔者认为没有区分开来使用的必要。
在《疾病·开发·帝国医疗:亚洲的疾病与医疗的历史学》一书中,台湾学者刘士永使用了“殖民地医学”一词。“殖民地医学”的使用含义,从刘的文章中来看,仅仅是指宗主国在殖民地所实施的医学教育。
范燕秋《疾病、医学与殖民现代性:日治台湾医学史》一书使用了“殖民医学”一词,并对该词有这样的论述:“殖民医学是殖民者为了保护殖民一方的健康,导入了现代医学”,“殖民医学不能等同于宗主国医学,从宗主国移植的过程中和殖民地之间发生了相互复杂的关系,所以发展出殖民医学的地方性特征”。[47]
在美马达哉《作为史的体系的近代医疗》一文中,殖民地医学和帝国医疗一并概括使用了“殖民地医疗”一词。[48]饭岛涉担心美马达哉的该用语可能会导致在殖民地积蓄的学术知识和经验向帝国的回流状况难以明了,因此在《疟疾和帝国:殖民地医学与东亚的广域秩序》一书中,饭岛涉将“殖民地医学”和“帝国医疗”区别使用。“殖民地医学”是指宗主国在殖民地统治中积蓄的医学体系,也就是将其定义为在殖民地积蓄的医学、卫生学的体系和学术知识。“帝国医疗”则是指在殖民地所积蓄的医学基础上,将其行政化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全体。[49]
笔者认为这两个概念在实际处理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而且这两者之间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本书中不打算对“殖民地医学”和“帝国医疗”进行细致区别划分,使用两种概念,而是用“殖民地医疗卫生”总括使用。也就是说,宗主国在殖民地统治期间所实施的医疗、卫生的全部,皆称为“殖民地医疗卫生”。
另外,饭岛涉将近代日本的殖民地医学分为热带医学和开拓医学,东南亚的殖民地医学称为热带医学,热带医学在向东北亚开展中进行再编而被称为开拓医学。也就是说,开拓医学、开拓卫生学是由近代日本积蓄,然后向“满洲”等东北亚地域传入的医学、卫生体系。而江田依都美将日本向“满洲”大量移民入植之际,所实施的医疗卫生对策称为“开拓卫生”[50],这里的“开拓卫生”和饭岛涉的定义“开拓医学”“开拓卫生学”容易混同。而且本书的第四章主要论述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开拓地”所实施的医疗卫生,本书将在开拓地实施的医疗卫生统称为开拓地医疗卫生。为了避免将它和“开拓医学”“开拓卫生学”“开拓卫生”所限定的在开拓地所实施的学术知识和政策等产生误解和混同,本书不采用将伪满洲国的医疗卫生分类为开拓卫生这样的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基本上采取对殖民地医疗卫生相关的用语不进行细分的态度,但笔者认为伪满洲国的医疗卫生围绕战争有下述的特征,因此可采取“殖民地医疗卫生”和“战时殖民地医疗卫生”的用语。和日本其他的殖民地如中国台湾和朝鲜相比,日本在伪满洲国的殖民统治时间较短。“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从而对其进行支配统治。很快,全面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也就是说,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和战争有着密切关系,殖民地医疗卫生事业开始不久即因战争爆发而被迫卷入战争,伪满洲国的殖民医疗卫生行政和政策等全部都要围绕战争而展开和实施。国家以战争遂行为最优先目标,为了达成此目标所实行的各种政策的总体被称为战时体制。日本于1938年制定了《国家总动员法》,1940年结成了“大政翼赞会”和“大日本产业报国会”,由此日本确立的战时体制基本上是以原来被世界经济孤立的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模型而展开。各种政策中,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国民精神等的统制进行的研究比较多,但学者对于为了确保殖民一方的健康所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的统制则关注较少。伪满洲国为了确保殖民一方的健康和统治,所实施的整体医疗在战时体制实施后,也发生了变化,而此时的医疗卫生,笔者将其称为“战时殖民地医疗卫生”。与此相对,战争体制实施前,主要为了殖民者一方的统治所实施的整体医疗,即“殖民地医疗卫生”,“战时殖民地医疗卫生”可以突出其为战争服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