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炯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三 日中友好的结晶

宫崎黄石

这次出版的《何天炯集》,收录了我家所藏的一批何天炯致宫崎滔天信函,我们从中可以聆听日中革命家之间跨越国界的心灵交流。

滔天是我的曾祖父。滔天于1871年生于日本熊本县,1922年在东京病逝。滔天与妻槌子[1]生了长子龙介[2]。后来龙介与和歌诗人柳原白莲[3]结婚,1922年长子香织出生,三年后我的母亲蕗苳出生。也就是说,在母亲出生前滔天已经去世,所以现在家族中已经没有亲眼见过滔天的人了。但是,母亲多次听祖母槌子回忆祖父滔天作为一个革命家的种种往事。因此,关于滔天为中国革命奉献一生的事迹,至今仍然在家族中流传。

现在挂在我家客厅墙壁上的两帧字幅,就是印证滔天这一革命家品格的资料。一幅是孙文书赠的“推心置腹”,另一幅是黄兴书赠槌子的“儒侠者流”。前一幅题字,其意指真心相交、坦诚相待,表达了孙文对滔天的全面信赖。后一幅题字,则是黄兴对滔天富有侠气而支援中国革命的赞赏。从这些书赠条幅中,可以感怀中国革命家对滔天人格的敬重与信赖。

家中藏有这些辛亥革命时期的资料,在编辑出版《宫崎滔天全集》[全五卷,(日本)平凡社,1971—1976年版]过程中更加明确了。祖父龙介仔细翻检出在家中书库沉睡多年的滔天与中国革命的相关资料,收录《宫崎滔天全集》中。当时正值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1972年)期间,滔天作为两国友好的桥梁再次受到瞩目。滔天、龙介父子合作的《宫崎滔天全集》恰在此时出版,不言而喻为此机缘增添了热潮。

龙介完成了《宫崎滔天全集》前四卷的监修,于第一卷即将出版的1971年去世。父亲智雄和母亲蕗苳继承祖父的遗志,完成了第五卷的监修。1976年《宫崎滔天全集》五卷最终全部出齐,此后父亲继续执着于对家中所藏资料进行整理。在这些资料中,父亲发现何天炯写给滔天的信函数量最多,总数超过一百封。父亲读了何天炯的信函之后,给石马区区长写了一封信,希望与何天炯的子孙后人取得联系。这封信成为现在何家与我家开始交流的契机,也为曾祖父滔天、祖父龙介培育的日中友好历史刻下新篇章。

重新回顾上述历程,可以说这次出版的《何天炯集》,是从滔天时代结下的何家与我家的缘分,以及两家持续致力于日中友好之志的结晶。

最后,感谢何天炯后人的协助以及编者李长莉、久保田文次教授的辛勤工作。此外,也期待着以本书为线索,以后能够在中国发现滔天写给何天炯等中国革命者的信函,希望日中两国进一步深化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友好。

谨此搁笔。

2017年6月20日


[1].宫崎槌子(1871—1942),又名土子,原姓前田,熊本县出身。1892年与宫崎滔天结婚,育有长子龙介、次子震作。支持滔天的革命活动,在滔天为追求理想而无暇顾家、贫穷一生的生活中,槌子设法维持家计,不离不弃。对来往或暂住于家中的孙中山、黄兴、何天炯、宋教仁等众多革命党人悉心照料,并协助购运枪械支持中国革命。

[2].宫崎龙介(1892—1971),宫崎滔天长子,律师、社会活动家。1920年在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法学系就读时,为学生刊物《解放》记者,采访介绍知名和歌及戏曲作家柳原白莲时,与其相识相爱,引起舆论关注。自少年时与来往于家中的孙中山、黄兴、何天炯等中国革命党人熟识,并提供帮助,与黄兴之子黄一欧、何天炯之子何承天有交谊。后投身于社会活动与和平运动,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1956年成立日本中山会,后出任日中友好协会常务理事。1949年后曾三次应中国政府邀请,偕夫人白莲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及辛亥革命纪念等活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

[3].柳原白莲(1885—1967),宫崎龙介之妻,日本著名和歌、戏曲作家。父亲柳原前光曾任驻清、俄公使,姑姑为大正天皇生母。26岁因家庭政治婚姻嫁年长25岁的九州煤炭大王伊藤伝右卫门,感情不谐,寄情于和歌创作。1920年与宫崎龙介相识相爱,并相约私奔,登报宣布与前夫断绝关系。因其特殊家世及不合于时俗,轰动一时舆论,称“白莲事件”,后经曲折而成婚。在龙介致力于社会活动及和平运动而收入无着时期,白莲全力支持,并以创作和歌赚取稿费维持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