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圈层:让自己不断变好的底层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提高个人能量,提升社会地位

曾经有人问:“普通人和社交高手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最形象贴切的诠释,那便是面对同样一件事,普通人倾尽全力,调动所有资源,东奔西走,折腾得筋疲力尽,到头来却发现所做的一切皆是徒劳;而社交高手只需要坐在办公桌前打几个电话,甚至窝在沙发上发几条信息,就能把事情办妥当。这般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社交能力的高低竟能带来如此天差地别的办事成效。

那些有资格享受社交红利的人,他们身上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哪怕是一些看起来困难到让人崩溃的事情,只要将它交到这样的人手里,他们总是会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让问题迎刃而解。在人际关系的语境中,这种能量有一个特定的叫法——势能。

势能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指的是物体凭借自身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处的相对位置状况而衍生出的能量形式。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能量通常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将一块石头静置于地面时,它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而如果把这块石头搬到山顶上,它在顺山势滚落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远非静置时可比,这就是位置的改变让能量产生的变化。再比如,一盆水处于液态时,其所蕴含的能量相对有限,但是当这盆水受热转化为水蒸气之后,它的能量同样会剧增,而这种能量的变化则是随着状态的改变而产生的。

当这个概念被引入人际关系领域时,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用来阐释人与人互动交往过程中基于身份、地位、资源、声誉等要素所形成的一种潜在影响力。

例如,当一个人刚步入某行业时,作为一名行业新人,他身上所蕴含的社交能量就相对有限;随着行业经验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他的社交能量也会逐渐增加;而当他成为行业中的顶级专家时,他的社交能量就会有巨大的飞跃。

再比如,同样一个人,他做基层员工时所具有的社交能量,与他成为高管时所具有的社交能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量,进而成为社交红利的获益方,一定要沿着两条路径积蓄力量:要么致力于专业水平的提升,让自己成为更权威的专业人士;要么致力于职位的晋升,努力提高自己的职场地位。

经验、学习、人际关系,一个也别落下

如何致力于专业水平的提升,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价值呢?

对于新手来说,要想在行业内有长足的发展,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花大量的时间来积累与沉淀经验。具体地说,要长时间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参与足够多的能够增长经验的项目,解决常见或者突出的实际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慢慢地由行业新丁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当今这个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持续学习已经成为行业新手安身立命、脱颖而出的必由之路。通过参加行业培训、交流会、研讨会、聚会等,新手就有机会与专家、领导、同行在专业领域进行互动,或者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学习、吸收知识,还可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和拓展人际关系。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学历的提升。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学历犹如一块坚实的敲门砖,不仅能助力新手突破资历瓶颈,而且能让新手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实现进阶,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别总惦记钱,像总裁一样工作

身在职场,没有人不希望既可以升职又可以加薪。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即便幸运地获得晋升,却发现薪水并未达到预期的涨幅。在这种情况下,千万别让一时的心理落差绊住了前进的脚步,不妨转换心态,试着像公司总裁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近年来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作“给多少钱,干多少活”。这种看似精明、实则糊涂的观念,对职场年轻人的毒害很大。它将年轻人的视野局限于眼前的金钱回报,而忽略了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及人际资源拓展等诸多宝贵机遇。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受限,而且禁锢了年轻人的朝气与冲劲,让其难以发掘自己的价值潜力,也就等于封堵了其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所以,我们必须像总裁一样工作。什么叫像总裁一样工作呢?其核心要点有两个。

第一,要像总裁一样以全局视野看待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高效统筹各类事务,进而打开全新的事业格局。格局打开了,人生也自然有了各种可能性,前行之路将愈发广阔。

第二,摒弃“量入为出”的狭隘观念,告别“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消极心态。要将目光锁定于一个更为宏大、更具前瞻性的目标之上,抓住一切机会激发自己的潜能,并积极投身新领域,广泛涉猎不同的知识与技能,拓宽自身视野,提升自身价值。

精准努力,做自己的CEO

很多人觉得,倡导“像总裁一样工作”是对年轻人的职场心理操控,是一碗“毒鸡汤”。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根源在于对这句话背后预设立场的错误解读。他们错误地认为,这种倡导是完全从公司立场出发的,要求年轻人为了公司的发展不计回报、无条件地付出与奉献。

其实,倡导“像总裁一样工作”,其真正的出发点和立脚点都应该是自己。这意味着要将自身视为自己人生的CEO,按照既定的人生规划,朝着目标付出精准且持续的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不要太过于计较报酬,以免因过度追逐金钱而迷失方向。同时,要保证所有的努力都有助于实现你的计划,都能不断地提升你的价值。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最大化地实现自我价值。反之,就有可能陷入毫无成效的盲目忙碌之中,在无效努力的泥沼里消磨精力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