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国内语言迁移研究综述
国内对母语负迁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一批二语习得研究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知网上输入“语言迁移”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出现1327条结果。总的研究数量不少,但高层次的、有影响力的成果有限。这方面的专著至今只有一部,即俞理明所著的《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2004)。此外,文秋芳在《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2010)中有一个章节的内容是“语言迁移”。
国内有关语言迁移的研究始于对国外语言迁移相关理论的引进。著名心理学家潘菽(1980)指出:语言迁移,即在第一语言习得环境中所获得的知识向第二语言学习过程迁移。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映定势等,对另一种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桂诗春(1985)认为“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之后,陆续有学者对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束定芳(1996)的研究表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误的51%来自母语的干扰。到了21世纪,学者们对国外语言迁移研究进行了回顾、思考和述评。如戴炜栋、王栋(2002)讨论了针对制约迁移研究的四个核心问题(定义、比较、预测和概括)进行讨论,阐述了国外对语言迁移现象认识的发展过程;高远(2002)对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理论进行了介绍;唐承贤(2003)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研究进行了述评;蔡金亭、朱立霞(2004)论述了过渡语变异研究的理论框架。尹洪山、刘振前(2007)介绍了Pienemann提出的语言可加工性理论。该理论认为母语迁移受学习者语言加工能力的制约,而不受语言类型关系的影响。只有当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了必要的加工前提时,相关的语法特征才会发生迁移。孟姜(2010)对近年来国外出现的概念迁移研究进行评介,分析其产生的背景,阐释其研究的基本内涵,指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吸收了近年来概念研究法和双语表征研究的基本成果,着眼于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概念层面来审视语言迁移现象,有利于拓展语言迁移研究的范围,推动反向迁移研究的开展,促进对语言迁移机制的探讨,代表着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除理论研究外,学者们也进行了实证研究,注重探究如何克服母语负迁移效应、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研究了母语负迁移在语音、语法、词汇、语篇和语用层面的表现并探讨了相关的对策。此外,还对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的迁移进行了研究。
李雪梅(1999)主要探讨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母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表达方式及语篇的负迁移现象及其成因、特点。洪明(2004)从音段音位和超音段位等方面比较英汉语音系统的差异入手,分析由此引起的母语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从而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克服这种负迁移作用。陈月红(1998)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研究,寮菲(1998)对美国学生习得汉语的语序、否定句和特殊问句的研究以及李红(2002)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反身代词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异会影响母语迁移的发生。张善芬、徐雅琴(1989)对收集的学生的410个错误例句进行分析,发现21%的错误是由母语负迁移造成的,随后对语音、词法、句法和语篇层面的错误分别进行了描述分析。蔡金亭(1998)实证研究了汉语主题突出特征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影响。调查对象包括初、中、高三个英语水平共90名中国学生,采取了收集分析作文语料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发现:学生英语作文中具有主题突出特征的错误中至少有23%是母语迁移的结果;初、中级水平学生对母语迁移作用的判断几乎没有差异,但与高水平学生有显著差异。朱中都(1999)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搜集了各种各样的错误,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语法、用词和汉语式英语句三个方面。王文宇、文秋芳(2002)采用有声思维、回顾、访谈等方法,记录了16名中国大学生在一次英语写作任务中的思维过程,研究发现:二语写作过程具有双语特征,不同思维活动中的母语参与量不同;母语思维量随二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吴婧(2003)以Kaplan(1966)“英语段落呈线性发展”为理论框架,调查中国大学生英语论说文语篇结构特点及其与英语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英语论说文的语篇结构明显具有汉语“迂回型”和“灵活型”语篇模式特征,他们所写的篇章主题句与英语语篇预期的篇章主题句存在差异,缺乏概括性和拓展性。同时,中国大学生不擅长用段落主题句预示段落内容和发展趋向。唐振华(2000)从价值标准、审美取向、宗教信仰、文化思想、地理环境等方面比较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指出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本民族文化中的某些语言规则和模式不可避免地会迁移到英语中去。戴炜栋、张红玲(2000)分析了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在外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存在及影响,指出外语教学必须将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统一起来。王绍斌(2007)采用“语篇补全测试”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中、澳三组受试者的答卷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国学生使用英语表达拒绝言语行为时,在语义成分的选择、语义成分的顺序、具体内容、使用频率等四个方面发生的语用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文秋芳(2010: 151-152)对国内迁移研究的总结,国内迁移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并不广,对语言层面的研究多,而非语言层面的迁移研究,如概念研究、副语言研究则凤毛麟角。此外,对负迁移研究较多,而对正迁移研究较少;主要涉及母语迁移的研究,而对非母语迁移,如二语对三语的迁移影响以及双向迁移等的研究则寥寥无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主要针对汉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相当一部分研究采用思辨性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论证。实证研究数量近年有所上升,但仍占少数。研究以对比分析方法为主,横向对比研究多,而对学习者迁移的发展变化的纵向研究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