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民俗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的民俗风情

中国历来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在建国前,虽然中国电影已经发展了近半个世纪,但还是鲜有涉足,只有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1940年的《塞上风云》反映了蒙汉团结,一致抗日的思想;1948年的《花莲港》以台湾为背景描写了汉族与高山族因为种族偏见而酿成的不幸。作为一个边缘群体,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文化都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建国后,在电影中反映各个民族的社会新生活,成为最有政治与现实意义的需求。边疆壮美的景象和奇特的地理风貌,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给电影创作者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广阔空间,也给观众带来了奇异的视觉影像。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国后17年达到了第一个创作高峰。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在题材和电影语言的艺术追求上不断突破,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建国后17年的少数民族电影

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影片《内蒙春光》在北京上映,获得好评,推动了一批反映国家民族政策,真实生动地再现少数民族生活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出现。这些影片一方面展现了边疆地区充满异域色彩的美丽景色与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也对少数民族生活和风俗进行了渲染和描绘。《内蒙春光》中“套马”一节反映了蒙古草原马群奔腾的雄浑景象;《草原上的人们》表现了蒙古族青年男女以歌传情、敖包相会的情景,曼妙的民族歌曲伴随着含情脉脉、翩翩起舞的情人,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动人。拍片过程中还逢蒙古族每年一次的那达慕大会,在著名的甘珠尔庙进行实景拍摄,充分展现了蒙古族特有的习俗,如摔跤、射箭、赛马等。

影片《哈森和加米拉》再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在时代变迁中生活的变化。当时的评论说:“这部影片的特色不仅在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在于地方色彩的强烈,影片突出描写了当地某些风俗习惯的细节,使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然真切地表现出来。”章越:《看故事片〈哈森和加米拉〉》,载1955年8月2日《人民日报》如片中再现了哈萨克族相亲定情的“追姑娘”习俗,男主人公加米拉骑马将紧追过来的牧主的儿子打下马来。影片中的主要演员全是哈萨克族,还运用了哈萨克自己的民族语言,许多群众场面,也都是由当地居民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牵着马匹,赶着羊群和牛群拍摄的。

1959年拍摄的《五朵金花》是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影片的代表作。影片将悦耳动听、优美健康、意味隽永的民族歌舞与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故事讲述了在策马赶赴“三月三”盛会的路途上,男主人公阿鹏与女主人公金花相遇,蝴蝶泉边对歌传情,引出了后面阿鹏在寻找金花过程中的一系列误会与巧合。影片将背景设在美丽的大理山水之间,“三月三”的节日盛会、白族喜庆热闹的婚礼、鲜艳亮丽的民族服饰、声情并茂的民族歌舞、优美动人的爱情,使得这部歌颂新中国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喜剧电影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深受当时观众的喜爱。

以壮族民歌贯穿始终的《刘三姐》

此外,这个时期还有很多出色的影片,如《山间铃响马帮来》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云南边界斗争的影片,片中既有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常见的对独特生活方式和民族习惯的介绍,也有着对惊险电影样式的探索;《冰山上的来客》通过一段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来反映边疆地区艰巨的反特斗争;《刘三姐》则根据民间传说进行改编,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同贪婪、阴险的地主老财的斗争。影片大量采用壮族的民歌曲调,风趣活泼、清新隽永,伴随“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此外,《阿诗玛》、《达吉和她的父亲》等影片都有对青海草原、桂林山水、云南边境等地风光的独特渲染,民族风情的营造,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的展示等。

17年少数民族电影一般都有着双层结构:一层是对风光和民族习俗的展现,如音乐、服装,女主角的能歌善舞等;另一层则承担着叙事的功能,有爱情、反特、宣传民族政策等主题。两个层面互相融合,构成了这个时期少数民族电影的主要特征。

二、20世纪80年代后的少数民族电影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跟随中国电影发展的脚步,开始了全新的探索。与五六十年代轻歌曼舞、单纯明快的风格不同,这个时期的影片不仅在题材上进行了开拓,在表现手法上也更关注电影艺术的形式表达,更着力于电影语言的探求。在这些电影中,有的再现了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如《青春祭》、《鼓楼情话》、《黑骏马》、《益西卓玛》等;有的则展现了民族悲壮的历史进程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如《成吉思汗》、《东归英雄传》、《骑士风云》、《悲情布鲁克》、《红河谷》等。

20世纪90年代的《黑骏马》改编自著名回族作家张承志的同名小说,该片以草原美丽的风光和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中探求人性发展的主题屡获国际大奖,用电影语言来尽情表达的民族风光和优美动人的民歌无疑是这部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2000年拍摄的《益西卓玛》表现了发生在西藏近半个世纪中,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之间的爱与恨。国际电影评论家对这部片子评论道:“人生是个永远讲不完的话题。益西卓玛老人一生的婚恋恩怨经历并不特别,在人类各民族、各时代的生活中,常常都会遇到。但是,半个世纪以来西藏地区从农奴制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藏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对命运与轮回的信仰的人文精神,却使她的故事饱含了丰富、独特的审美价值。”引自《再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精髓》, http://www.56-china.com.cn/china1-12/12q/zgmz-nw12m35.htm美国棕榈泉电影节对《益西卓玛》的评论是:“土得掉渣,美得要命。”同上

《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是再现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历史的史诗之作。1996年拍摄的《悲情布鲁克》展示了蒙古民族有关马的习俗、酒的习俗文化和蒙古民歌的内容,蒙古族的出殡、跳鬼、裸焚等古老的民俗都被糅进了剧情中;1997年《成吉思汗》讲述的是一个伟人的成长经历和民族统一的历史,展现了恢弘的战争场面和令人叫绝的马术等。蒙古族是一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无论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还是百姓的日常生活,马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这些电影作品中,英雄离不开驰骋在草原的骏马,马文化伴随着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

1997年拍摄的《红河谷》充分表现了雪域高原壮美的风光,藏民的淳朴、善良的性格和他们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以及不屈不挠抗争侵略者的精神。导演冯小宁曾说:“中国电影需要走向世界。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片丰厚的沃土为中国电影提供着充足的养料和素材。我们要发掘民族性,我这里所指的不仅是少数民族,更重要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同上

《红河谷》中古老而神秘的西藏文化,深深扎根于藏族人民心中的宗教道德价值观,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等对影片的主题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影片一开始的镜头就是雪山下满脸沧桑的阿妈举着手里的转经轮,不停地转呀转。影片结尾,那个转经轮还是在不停地转动着。无论经历了什么,怎样的故事在上演,西藏还是那个高远沧桑的西藏,就像这无论发生什么都在转动的转经轮一样;影片中还多次出现了朝圣者向圣地前行,一步一跪拜的虔诚的画面。就是在英军入侵的时候,朝圣者都是旁若无人,履行着他们的仪式,不管前路如何,在他们的心中永远都有一片圣地;在盛大的晒佛会上,辉煌的寺庙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寺里巨幅的彩色佛像卷轴高高地挂在石壁上,喇嘛在诵经,穿着整齐的信徒则恭恭敬敬地对着佛像拜祭,释迦牟尼的画像在那里闪烁着光辉,仿佛照亮了这一片圣洁的土地。西藏人民笃信佛能庇佑他们,宗教文化早已完全渗入了人们的生活。在他们的节日里,穿着奇异的喇嘛头戴面具在那里表演着跳神,驱逐妖魔,另一边是骑射比赛,热情豪放的人们尽情地歌舞欢乐,无拘无束的欢庆气氛和宗教的神秘气氛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

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藏族的民歌大都是澄澈明亮的,它仿佛能穿透高高的雪山直达云端。是藏族人民淳朴、纯净的心灵和广袤高远的自然环境陶冶出了如此纯美的音乐。民歌还是另一种语言,当丹珠向格桑敬酒表达爱意时,她唱起了歌;当丹珠给琼斯敬酒送别时,她唱起了歌;当她被敌人抓住,看到族人为救她而在枪炮中纷纷倒下时,她还是唱起了歌。在丹珠的带动下,藏民们都在唱,歌声回荡在天地间,影片借用这纯净嘹亮的歌声,仿佛在告诉人们,西藏悠久、神秘的文明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摧毁的,“只要有太阳、雪山和草地,只要有男人和女人,西藏就不会灭亡”。

在藏族的很多风俗里,献哈达是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友好、忠诚、恭敬以及美好的祝愿。在这部影片里,献哈达的场景也多次出现,表达了西藏人民的宽广的胸襟和淳朴好客的情怀。最让人震撼的一幕是格桑双手捧着哈达,面带诚挚笑容去迎接他的“英国朋友”,但此时回敬他的却是轰鸣的炮火。格桑怔住了,鲜红的血滴滴坠落,染红了洁白的哈达,这就是古朴的西藏所迎来的“西方文明”,这就是西方人想改造西藏的方式。今天,这一切已经成为了历史随风远去,而哈达依旧是那么的洁白,依旧传递着西藏人民的真诚友好,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